2007廣東(湛江)國際對蝦節,于8月24日至26日在湛江國際會展中心隆重舉行,并于26日下午圓滿結束。本屆對蝦節以“發展海洋產業,打響對蝦品牌”為主題,以“合作、發展、共贏”為目的,融產品展示、項目招商、專題論壇、主題活動為一體,意圖充分展示廣東省、湛江市對蝦產業的實力和風貌,為國內外水產界提供全方位的交易平臺,為對蝦產業做大做強創造條件。如今回首,以上目標都已經圓滿實現。不僅如此,本屆對蝦節,廣東和湛江的對蝦產業還有更多、更深層次的收獲。
【規模空前】捧出國內最大對蝦展
據悉,我省此前曾多次在國內和周邊國家舉辦水產類專業展會,但就對蝦這一產業鏈舉辦專門展會還是首次。省海洋漁業局工作人員介紹說,如此大規模、高規格的對蝦專業展會,在國內也屬首次。
據了解,出席和參加本屆對蝦節的有國家農業部、廣東省政府及省直相關單位、兄弟省市領導,有中、日、韓三國漁業協會成員、中外客商和新聞媒體記者約2300人。三天里參加本屆對蝦節各項活動的人數超過2萬人次。農業部副部長牛盾、廣東省副省長李容根、中國漁業協會會長齊景發、日本水產會會長中須勇雄、韓國水產會會長樸奎石等中外漁業界的重要領導和嘉賓出席了本屆對蝦節,并自始至終參加了所有對蝦節的主要活動,充分反映了國家農業部和廣東省政府對本屆對蝦節的高度重視。有40多位副廳以上領導參加了對蝦節,從政府主管部門到科研機構、協會、企業,聚集了我國及中、日、韓三國水產界的主要領導和權威人士,共謀對蝦產業做大做強之計,這是本屆對蝦節高規格的一個重要體現。
【水平極高】凸顯國際現代會展風格
此次展會的產品展示體現了標準化和專業化、國際化特色。展廳共設國際標準展位182個,參展企業93家,整個展館設計借鑒國際現代會展設計風格,體現了現代海洋氣息和廣東省、湛江市海洋經濟發展整體風貌,布展水平、質量和效果俱佳,給廣大參會者和市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展廳共展示了對蝦系列產品98個,其中省級以上名牌產品18個,國家免檢產品6個,獲得歐盟和美國食品衛生注冊認證的產品46個。這些參展產品適應消費市場的主流需要,極具吸引力、沖擊力和市場競爭力,充分展示了廣東省和湛江市實施對蝦名牌帶動戰略取得的最新成果,體現了對蝦行業的產品標準。
此外,此次對蝦節還針對對蝦產業當前面臨的問題,安排了對蝦養殖基地參觀,以及水產食品安全論壇、經貿項目簽約等環節,內容豐富,極具針對性,體現了很高的專業辦展水平。
部分參展的外地專家和客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展會的布展風格和水平是最令他們滿意的一點。此外,展會的周邊服務也做得十分到位,分發的參展服務手冊上,從各個環節的負責人電話,到周邊賓館、交通等都有詳細交代。
【碩果累累】簽約21.23億元輻射多國
本屆對蝦節有來自中、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港澳臺共60家企業簽訂了經貿項目30個,簽約總金額達到21.23億元。其中投資項目2個,金額1.3億元;貿易項目28個,金額19.93億元。這次對蝦節的項目簽約有兩大特點:一是涉外貿易超過五成。在28個貿易項目中,有16家來自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美國及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與我省企業簽訂了貿易項目16個,金額9.05億元。二是湛江企業成為我省企業參與國際對蝦貿易的領頭羊。在全部簽約的項目中,湛江企業占了14個,金額13.73億元。以湛江為首的廣東各市與美國及亞洲部分國家簽訂了對蝦貿易協議,彰顯了本屆對蝦節強大的國際影響力。
對蝦節的水產食品安全論壇規格很高,有200多家省內外水產養殖加工企業300多名代表參加了該論壇。國內知名專家教授詳細分析了當前水產品出口形勢、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和規避水產品出口技術壁壘的措施、對蝦抗病防病和健康養殖技術,使論壇成為企業生產者和經營者難得的學習和交流機會,受到參會者的一致好評。
本屆對蝦節期間,湛江市還在風景如畫的赤坎金沙灣觀海長廊舉行了規模龐大的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共放流海水魚苗149.5萬尾,對蝦苗1500萬尾,綠海龜34只,總價值82萬元。其中企業和個人捐放魚苗25萬尾,對蝦苗1000萬尾,價值12萬元,取得了良好的增殖效果和宣傳效果,對于建立健全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蝦節期間,占地面積500畝、投資4000多萬元、位于南三島的國聯南美白對蝦繁育示范基地落成,是我市對蝦產業引領全國之先、走向世界的重要標志,南美白對蝦遺傳育種科研中心也同時啟動。
【影響巨大】亞洲水產大國聚首湛江
本屆對蝦節廣泛邀請了國內外眾多水產商家參展,泰國水產企業、挪威駐華使館商務處的代表參加了對蝦節,使會展的國際性更加突顯,參展層面更加拓展。與此同時,在對蝦節期間,舉辦了中、日、韓三國漁業會議,這是本屆對蝦節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本屆對蝦增加了亮麗的色彩。該會議是四年來首次在中國的地級市召開,取得了可喜成果,中、日兩國漁業協會經過八輪會談磋商、歷時六年的《中日民間漁業安全作業議定書》終于簽訂生效,這將為中日兩國建立國際公約柜架下的漁業生產新秩序、發展兩國漁業經濟發揮積極作用。據悉,這也是中日韓三國漁業會議首次在我國的地級市舉行。
此外,本屆對蝦節有來自中、日、韓、東南亞等國家和港澳臺共60家企業簽訂了經貿項目30個,簽約總金額達到21.23億元。其中投資項目2個,金額1.3億元。在28個貿易項目中,有16家來自日本、韓國、泰國、馬來西亞、美國及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與我省企業簽訂了貿易項目16個,金額9.05億元。可以說,除美國、挪威等歐美國家外,亞洲的水產大國如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泰國等齊聚湛江,并在對蝦節上與中國企業簽訂了額度巨大的合作項目,充分展現了本屆對蝦節的國際影響力。
本屆對蝦節也因此受到國內外媒體的高度關注,除省內媒體的大量報道外,新華社、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香港文匯報等媒體也采訪報道了本屆對蝦節的活動。
【記者觀察】對蝦節刷新“湛江蝦”品牌形象
本次對蝦節帶給湛江對蝦產業的收獲,不僅僅是得到了國際關注、簽署了巨額經貿合同。在對蝦節期間采訪了眾多國內外參展人士后,我們發現,對蝦節對于“湛江蝦”品牌形象的提升作用令人驚喜。
在多次國際貿易摩擦和食品安全危機中,中國的水產品、包括對蝦都首當其沖,成為矛頭所指。在此次中美食品安全危機中,對蝦更是成為美方扣留對象,由于部分國外媒體的惡意炒作,中國蝦的形象受到歪曲,而占全國蝦出口量五分之一的湛江蝦也被牽連。
因此,2007廣東(湛江)國際對蝦節來得正當其時。眾多參會的國際業內人士聚首湛江,他們在對蝦節展會上了解到湛江對蝦產業鏈的情況,接觸到湛江先進的對蝦產業科技;他們更深入國聯等企業,目睹了世界領先的藥殘檢測控制體系和對蝦加工技術;他們還親臨湛江的對蝦種苗繁育場和養殖場,了解到湛江蝦、中國蝦源頭的真實情況。在對蝦節上,國際業內人士對于湛江蝦的品質和湛江對蝦產業科技的贊譽不絕于耳。日本、韓國漁業協會的負責人在參觀了湛江的對蝦加工廠之后,均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他們也將把所見所感帶回本國,讓本國同行對湛江蝦有一個真實、全面的了解,湛江蝦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形象因此得以提升。
經歷此次對蝦節,湛江蝦不僅收獲了商機,更收獲了世界同行的理解和肯定。這對湛江對蝦產業尋覓國際合作伙伴、打開更多國際市場、應對國際貿易技術壁壘,都是一種寶貴的積累。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