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繼續組織全省水產技術推廣系統,在11個市、71個縣(市、區)建立369個養殖監測點,并將21個漁藥店作為測報點補充,對21個水產養殖品種進行了病害監測,監測面積為池塘/圍塘66512畝,大棚3455.7畝,灘涂2370畝,海水網箱620630m3,淡水網箱3000m2,流水養殖110000m2,溫室70650m2。同時開展了7個主要養殖品種重大疫病監控與流行病學調查和蝦苗疫病普查等工作。現將2014年我省水產養殖病害情況分析如下:
1、各類疾病總數與2013年基本持平
2014年21個監測品種全部發病,共監測到各類病害71種,包括病毒性疾病6種、細菌性疾病23種、真菌性疾病1種、寄生蟲性疾病6種、其它病害26種、不明病因9種;病害總數與2013年基本持平。
與去年相比,發病品種增加2種,病害種類減少1種,其中生物源性疾病和2013年持平,環境不適、擦傷、臺風等其他性質病害比2013年減少了4種,不明病因的病害比2013年增加了3種。
2、病害流行情況與往年相似
2014年全省水產養殖品種發病情況同往年一致,與氣溫的變化呈正相關,發病時間主要集中在3月~10月,其中又以5月~9月為發病高峰期(圖1),總體上病害種類隨著氣溫、水溫的增高而增加。這與高溫時節病原生物大量繁殖、養殖生物生長旺盛導致殘餌及排泄物增多、天氣多變、水質易惡化等多種因素有關。其中3月份、5月份~7月份、9月份月病害數比2013年有所增加,而8月份因沒有2013年同期極端高溫以及“潭美”臺風帶來的狂風暴雨影響,養殖動物發病種類相對減少。
圖1 浙江省水產養殖月病害數比較圖(種)
3、發病程度仍屬較重年份
盡管2014年未出現上年的持續高溫、超強臺風、冰雪寒凍等惡劣氣候條件,但2014年早期的持續低溫多雨、8月罕見的多雨寡照涼爽天氣,使2014年的總體發病率、死亡率不低。2014年月平均發病率4.03%、平均死亡率0.18%(圖2、圖3),測報點月平均經濟損失171.08萬元,與2013年相比,發病率、死亡率均有所上升(去年同期為4.00%、0.07%),但由于多數死亡品種的規格較小、經濟價值相對較低,月均經濟損失有所減少,約為去年同期的87%,及2012年的62.6%,但為2011年的1.74倍。因此,2014年仍屬病害發生面較廣、經濟損失較大、危害程度較嚴重的年份。
圖2 水產養殖病害月平均發病率比較圖(%)
圖3 水產養殖病害月平均死亡率比較圖(%)
從測報點各養殖模式來看,大棚養殖經濟損失最多,約占總損失的44.90%,其次是池塘養殖,約占總損失的36.84%。2014年測報點所有養殖模式的單位面積損失,大棚、灘涂和流水養殖要高于2013年,淡水網箱與2013年持平,其余養殖模式要低于2013年(表2)。
表2 2014年監測點上各養殖模式損失情況
3、部分品種發病仍較為嚴重
2014年21個監測品種全部發病,其中南美白對蝦、大黃魚、青魚、黃顙魚等養殖品種發病較為嚴重。
南美白對蝦。盡管2014年養殖生產F1代、F2代苗比例達到43%,比上年增加20個百分點,病毒陽性檢出率為36.43%,比上年的62.83%降低了近26%,但由于長期多雨低溫天氣,導致大棚和池塘養殖的南美白對蝦的病害高發,且桃拉綜合征和白斑綜合征的檢出率較高。2014年測報點的月平均發病率和月平均死亡率分別為5.3%、3.1%,比上年有所增加。其中6、7月份的發病率都超過10%,8月份的月發病率超過20%;7月份、10月份和11月份的月死亡率都超過6%。而從面上情況來看,發病率更高,如紹興市參加蝦病政策性保險的養殖戶,發病報損面積高達73%。而且7月份損失最為嚴重,大棚和外塘養殖的對蝦都出現生長緩慢、空腸空胃的癥狀,大面積死亡;另外6月份因桃拉綜合征、早期死亡綜合征,8~10月份因紅體病、臺風影響、苗種問題也有較大損失。
大黃魚。2014年的月平均發病率和月平均死亡率分別為15.14%、1.07%,發病率較2013年有所降低,死亡率有所升高,測報點全年造成340.6萬元的經濟損失,為2013年的30%(由于2014年大黃魚損失以苗種為主,而2013年由于3~4月份的內臟白點病和10月初的“菲特”臺風造成的損失以成魚為主,故2014年死亡率高,損失金額卻有較大下降)。主要疾病為刺激隱核蟲病、白鰓病和臺風引起的外部傷害。白鰓病近年來在福建、浙江一帶流行范圍較廣,需引起重視。
青魚。4~11月均監測到病害,全年月平均發病率和月平均死亡率為18.07%和0.04%,發病最嚴重的是6~9月份,主要病害為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出血性敗血癥等細菌性疾病,測報點全年共造成37.2萬元經濟損失,居淡水養殖測報魚類損失之首。
黃顙魚。2014年新加入的測報品種,5~7月份、10~11月份有疾病發生,月平均發病率和月平均死亡率分別為10.00%和0.08%。其中6、7兩個月黃顙魚出血性敗血癥發病率較高,都超過了50%,在往后的養殖病害預警中須引起重視,加強防范。
4、2015年病害流行預測
根據歷年浙江省水產養殖病害測報結果,2015年全省水產品在養殖過程中仍將發生不同程度的病害,疾病種類主要是細菌、病毒和寄生蟲等生物源性疾病。廣大養殖戶按照往年病害發生規律做好防范工作以外,特別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近年來氣候多變,2013年夏季出現長時間極端高溫天氣,2014年夏季卻是多雨寡照涼爽天氣;2013年有強臺風襲擊,2014年并沒有正面襲擊我省的臺風。因此,2015年需要高度防范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尤其甲殼類以及貝類中對養殖環境較為敏感的種類,天氣驟變易爆發疾病。
根據近兩年的蝦苗疫病普查,白斑病毒和桃拉病毒的攜帶率有上升趨勢,副溶血弧菌也依然有檢出,因此南美白對蝦的病害也要重點防范,有條件的養殖單位要引進優質種苗并做好檢疫工作,從根源上降低疾病發生的幾率。
盡管2014年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病發病時間較2013年晚1個月,2015年依然不能放松對刺激隱核蟲病的防范;由假單胞菌引起的內臟白點病在2014年也沒有大面積發生,但依然要提高警惕,注意引進苗種質量把關以及養殖密度的調控;同時大黃魚白鰓病發病范圍有擴大的趨勢,需引起注意。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