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據中商情報網訊,據海關統計,2014年廈門關區共出口水海產品59.5萬噸,較上年(下同)增加6.1%;價值253.8億元人民幣,增長10.4%。
一、2014年廈門關區水海產品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出口量持續高位運行。2014年8月份以來,廈門關區水海產品出口量連續5個月保持在5.5萬噸以上的高位運行。12月份當月出口5.8萬噸,同比增加11.9%,環比減少6.2%。
。ǘ┙^大部分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2014年,廈門關區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水海產品59.3萬噸,增加6.4%,占同期廈門關區水海產品出口總量(下同)的99.7%;加工貿易出口1608噸,減少34.7%。
。ㄈ┟駹I企業出口占逾8成。2014年,廈門關區民營企業出口水海產品49.5萬噸,增加10.5%,占83.2%;外商投資企業出口8.4萬噸,減少12.9%,占14.1%;國有企業出口1.6萬噸,減少2.1%。
(四)主要出口到東盟、臺灣地區和非洲。2014年,廈門關區對東盟出口水海產品24.9萬噸,增加4.8%;臺灣地區7.5萬噸,增加19.6%;非洲7.2萬噸,增加22.3%,三者合計占同期廈門關區水海產品出口總量的66.6%。
(五)主要出口產品為凍魚、凍魚片。2014年,廈門關區出口凍魚、凍魚片30萬噸,與上年持平,占50.4%。同期,出口凍蝦仁1.7萬噸,減少1.6%。
二、當前廈門關區水海產品出口面臨的主要問題及相關建議
。ㄒ唬┧.a品出口面臨“三高”制約。一是高門檻,目前美國、歐盟、俄羅斯、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對我國水海產品出口企業實施衛生注冊,并對我國出口的水海產品實施嚴格的檢驗措施;二是高競爭,近年來泰國和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水產業發展迅速,出口勢頭迅猛,憑借低價格優勢擠占了我國部分市場份額;三是高成本,2014年以來,全國又有17個地區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屬于勞動密集型的水海產品受到較大影響。同時,近年來近海漁業資源面臨枯竭、遠洋捕撈技術裝備落后、生產企業的快速發展等原因造成原材料緊張短缺價格上漲。此外,人工和飼料價格的不斷上漲也推動了我國水產養殖成本逐年上漲。
。ǘ┵Q易壁壘層出不窮。水產品的藥殘留和微生物污染問題已成為發達國家限制我國水產品進口的理由,并據此對我水產品設置技術壁壘。發達國家多采取苛刻的技術性標準實施貿易保護,這些技術性貿易壁壘將直接增加我國水海產品出口的經營成本和風險。韓國已于1月1日起開始執行2014年度進口水產品檢驗計劃,針對中國水產品啟動更嚴格的水產品檢驗計劃,受到嚴密監控的檢驗項目共有10大類藥物活性物質。除魚類和甲殼類中的氯霉素為抽樣、泥鰍中激素(MPA)的抽檢率為30%外,其余均設定為50%和100%;美國對我國對蝦等養殖水產品實施嚴格的進口控制措施,對蝦等水產品進入美國后會被實施自動扣留,需要批批檢測才能通關,檢測更為繁瑣、嚴格;意大利、西班牙對冷凍魚糜制品拒絕進口。
。ㄈ┧.a品添加劑使用丞待規范。正確的食品添加劑使用對食品的品質改善具有積極的作用。但部分企業為增加重量或改善產品外觀,違規使用非食用添加劑給水產加工品的安全性帶來嚴重影響。我國目前的食品監管體系為分段管理,且水產品質量安全的監測和管理體系還不完善,不能及時監控國內出現的水產品安全衛生狀況,導致水產品質量時常出現問題。特別是貝類、蝦制品亂用添加劑、摻水增重等經濟欺騙現象較普遍;水發、冰鮮水產品使用甲醛造成質量安全;部分生產加工企業為了防止咸魚生蟲和蒼蠅叮咬,在咸魚中噴灑防蚊液等;都對消費者的身體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危害。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