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春節期間,很多人都要買花花草草回家添喜慶,不少人則選擇買錦鯉回家,因為錦鯉一直被視為吉祥、幸福的象征。
在金東區孝順鎮,有一個錦鯉園,里面養著5000余條錦鯉,最近來參觀的人真不少。
“誤打誤撞”走上養鯉行業
這個錦鯉園在孝順鎮中柔村,“園長”李琳是個90后年輕人,他和記者聊起了他的“心頭寶”錦鯉和自己的創業故事。
李琳從2010年左右開始接觸錦鯉。當初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在伯父家中見到了色彩斑斕的錦鯉,之后便一直念念不忘。不久,他從外地買了幾條回來養著玩,從此便“一頭栽了進去”。
后來,李琳了解到,錦鯉素有“會游泳的藝術品”的美稱,很有市場前景,且價格不菲,一尾品相俱佳的錦鯉可賣到上千元,精品的價格甚至高達幾萬元、幾百萬元。這給他很大的觸動。
“沒想到養錦鯉不單可以玩,還可以賺錢,這應該是個不錯的創業項目吧。”當時年僅21歲的他,還只是一名汽修廠的員工,從來沒有接觸過養殖業,當他把這個想法告訴家人和朋友時,立即得到了支持。“現在人們生活水平和品位不斷提高,既有觀賞價值,又寓意‘吉祥、幸福’的錦鯉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李琳說,在金華地區,錦鯉養殖業還處于起步階段,若抓住機遇,搶占市場,未來的“錢”景不可估量。
他的想法還得到了好友李振東的認可。李振東在武漢養鱉多年,有著豐富的養殖經驗,同時也對錦鯉養殖非常感興趣。兩人一拍即合,2011年底,他們花費108萬元從廣州買回了30多尾錦鯉,同時在中柔村承包了110多畝魚塘,搞起了錦鯉養殖。
“身嬌肉貴”的錦鯉太難養
養錦鯉的風險較高,稍不留神就可能血本無歸,李琳一進入錦鯉行業就壓上了全部身家,這一行為當時被很多同行唱衰,“一個沒養殖經驗的小年輕膽子這么大啊”。當時人們這樣評價李琳的行為。
李琳解釋說,養錦鯉投資周期長,在最初的兩三年都沒有收益可言,一般的養殖戶都是以養食用魚為主,附帶養一些錦鯉,一為摸透養殖方法,二為避免損失慘重。而他竟然把全部資產都投進去,在外人看來確實有些“不怕死”。
“我當時真沒想那么多,一腔熱血就往前沖了。”李琳說,這讓他吃了大虧。2012年,他最初買的30多尾錦鯉遭遇魚病,在很短時間內死了很大一部分。“經濟上的損失是一方面,主要是對自己信心上的打擊比較大。”此后,他不斷向有經驗的人請教,并結合實際情況潛心研究各種魚病,以圖早日“東山再起”。
“經過學習,我終于明白錦鯉是多么的‘身嬌肉貴’。”李琳說,錦鯉對水質的要求較高,若水質變差就會長蟲,因此要經常往水里輸氧氣,提高水體的含氧量,同時定時過濾水中雜質,每隔半個多月進行一次殺菌消毒。錦鯉也經常生病,換一次水,就可能不慎感冒,這時候就要投放藥物或者進行靜養。李琳表示,錦鯉對飼料也很講究,天氣暖和時要吃加速生長的飼料,入秋之后要吃美化錦鯉花紋的飼料。“飼料里通常會加入螺旋藻、維生素等有營養的東西,這些魚一天就要消耗2000多元的飼料呢。”李琳說。
培育精品魚種,不僅需要平時悉心照料,還要嚴格篩選魚苗。每年4月份是錦鯉的孵化期,其間李琳幾乎天天待在養殖基地里。“從產卵到選出好的魚苗,至少要經過7次以上的篩選。”他說。原來,錦鯉不同于食用魚,它的價值,不光取決于魚的大小,更多是由魚的品相決定,體型和色彩尤為講究。
李琳說,一尾種魚一次能產20多萬顆卵,一般只有一半能成活,能順利長成魚苗的只有8萬顆左右,在養殖階段還要再篩選4次,把花色單一、體態一般的魚苗都剔除掉,最后僅有1%左右入圍。“120萬條魚苗最后只能挑出5000尾左右,再進行重點培育。”
尾尾錦鯉游出致富路
現在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金華養錦鯉的人,很少有不認識李琳的,不僅因為他年紀輕輕就開辟了一番事業,還因為他養出的錦鯉質量上乘。
“錦鯉園里5000余尾優質錦鯉,尾尾都是精品,35厘米以上的錦鯉售價從600元至2000元不等,而種魚的最低售價甚至達到了萬元。”李琳笑著說。
為了更好地推銷錦鯉,去年10月,李琳在養殖基地不遠處設了一個賣場,還在入口處造了一間溫室。他將錦鯉園內的20余尾錦鯉搬到這里,作為樣本供客商挑選,當中就有“紅白”、“大正”、“昭和”等熱門品種。
短短幾個月內,李琳已經賣出了上千尾錦鯉,上門的客商絡繹不絕,而這僅僅是通過同行口口相傳達到的效果。
李琳坦言,相比賺錢,他更享受養錦鯉的樂趣。“養錦鯉很辛苦,但能夠天天與自己喜歡的事物打交道,我感到十分滿足。這種樂趣,沒經歷過的人是很難體會的。”
說起下一步的打算,除了繼續做好培育工作,把自家錦鯉推廣出去外,李琳還有一個夢想。“培育出有特別花紋、體態優美的錦鯉,去參加比賽,如果能得名次,就能獲得市場認可,打響品牌。”李琳說,他也知道這樣的錦鯉可遇不可求,可他還是滿懷期待。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