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巴沙魚是東南亞國家重要的淡水養殖品種,屬鯰形目魚類,為無鱗魚類。它是湄公河流域中一種特有的優質經濟魚類,也是越南水產品中加工出口量最大的品種。羅非魚的出肉率一般為33%,而巴沙魚的出肉率達40%。
生長特性
巴沙魚具有生長快、個體大、產量高、食性廣、易飼養等生長特性。其肉質白嫩,無肌間小刺,利于加工。當年苗種經一年飼養可長至500克~800克,次年可長到1500克~2000克,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
它耐低氧,對水質要求不高,適合高密度養殖。
生活習性
巴沙魚喜群集,常活動于中、上層水體,雜食性,可投喂人工配合飼料,喂食時能游至水面吃食。巴沙魚適宜生長水溫為20℃~32℃,最適水溫為24℃~30℃,當水溫降至16℃時,停止進食, 水溫在10℃以下,則會凍傷乃至死亡。
養殖要點
養殖一般分成兩個階段進行:
(1)大規格苗種培育:放養4cm~5cm規格苗種,放養密度3萬尾/畝~5萬尾/畝,飼料投喂量5%,至10月底規格達到50g~100g;10月底至翌年3月底搭建塑料大棚越冬,放養密度2萬尾/畝~3萬尾/畝,飼料投喂量1.5%~2%,越冬期間保持水溫20℃以上。
(2)成魚養殖:4月初放養100~150g的大規格越冬苗種,畝放養4000尾~5000尾,養殖5個月可達到1.3~1.5kg/尾的商品規格。巴沙魚飼料可使用羅非魚或胡子鲇飼料(蛋白含量28%~32%)代替,投喂量3%~5%,飼料系數1.2~1.3左右。
國內養殖情況
巴沙魚易養殖、病害少、產量高,畝產超過5000kg,養殖成本每公斤8元左右,成魚價格11元/公斤~12元/公斤,養殖效益明顯。近年來廣東和海南已有部分養殖戶試養巴沙魚并取得成功,隨著養殖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巴沙魚有望成為國內一個新興的水產養殖品種。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