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都賣完了!臨高深水網箱養殖的金鯧魚供不應求!”3日下午,臨高縣新盈鎮頭咀村漁港碼頭,正在檢查網箱設備的養殖戶黃海東高興地告訴記者,去年臺風中受災的網箱目前已基本恢復,金鯧魚產量雖略有減少,但因為行情較好,漁民收入沒有受太大影響,有些還增收了,今年還將計劃擴大養殖規模。
作為海洋漁業大縣,深水網箱養殖是臨高漁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臨高縣海洋與漁業局局長符克介紹,臨高原有深水網箱養殖3042口,主要分布于后水灣和金牌灣兩個區域。去年經歷超強臺風“威馬遜”后,金牌灣深水網箱幾乎“全軍覆沒”,后水灣受災網箱也有近200口。
臺風過后,臨高縣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開展災后重建工作,一方面聯系和協調省級技術專家前往災區,加強災后病害管理和做好災后重建的技術指導工作;另一方面,積極配合金融部門通過抵押貸款、財政貼息貸款等方式扶持漁民恢復生產,協調保險部門開展保險理賠工作,并及時撥付救災資金,加快深水網箱養殖恢復。
黃海東所在的海豐深海養殖基地擁有網箱422口,臺風中約100口網箱受損,目前已全部恢復。
“因為兩廣一帶也受臺風影響,深水網箱養殖遭受重創,產量減少,所以今年春節前的價格為歷年最高,使得漁民總體收入還不錯。”黃海東說,海豐深海養殖基地的金鯧魚從去年9月底開始上市,總產量約850萬斤,每斤平均售價19元,年總產值達1.6億元,“與臺風前預計的產值差不多”。
“臨高海洋漁業發展前景廣闊。”臨高縣委書記李江華說,去年,臨高縣漁業總產量56萬余噸,同比增長2.8%。今年,對蝦養殖保持6000畝,海洋底播養殖3.3萬畝,羅非魚養殖2.6萬畝。與此同時,臨高今年還將重點把海洋漁業產業園區建設好,統一規劃漁港資源,建設中心漁港,力爭年內完成武蓮漁港項目和新盈中心漁港主體工程建設;探索以合作社模式發展現代漁業之路,重點培育5至6家養殖、加工與銷售的龍頭企業,發揮輻射帶動作用;組建大型船隊,闖深海捕大魚,拉長漁業產業鏈,促進臨高海洋漁業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