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從浙江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獲悉,1-3月,“蕭山甲魚”共計已有14批、17.3噸順利出口至韓國、日本、新加坡,與去年同期分別增長40%、9.5%,這也是繼2014年“蕭山甲魚”出口批次、重量齊增后,持續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
究其原因,國內價格下跌而國外外銷價格相對穩定一定程度上促使出口增長,但最主要還是與蕭山區甲魚養殖企業苦練內功的成果密不可分。
蕭山是我國第一個中華鱉新品種發源地,“蕭山甲魚”素有“中國第一鱉”之稱,并與2014年9月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自此走上自主品牌之路。蕭山區養殖企業一直致力于生產、科研相結合的科技興農發展之路,實施先進的生態可控養殖技術模式。現已擁有院士工作站1家、“國家級水產良種場”2家。另外還擁有“浙江省省級骨干農業龍頭企業”、“浙江省農業科技企業”等多項榮譽稱號。豐碩的成果助推“蕭山甲魚”暢銷海內外。
面對喜人出口形勢,更應積極應對,保持良性循環。浙江蕭山檢驗檢疫局建議:一是擴大產品市場,在維持現有客戶群的基礎上,積極開拓新客戶;二是保持產品質量,持續做好投入品管理,保障甲魚的安全衛生;三是提升產品檔次,建議挖掘甲魚深精加工產業、提高產品附加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