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按以往慣例,春節及節后農村年例活動一般都會拉動冬季對蝦價格上漲,所以大部分養殖戶均想囤蝦至春節出塘以期獲得好價錢,但顯然這種想法在羊年春節卻是行不通的。
自春節以來,華南地區蝦價一而再,再而三地下跌。盡管目前不少養殖戶已清塘重新投苗,存塘商品蝦已大幅減少,還有上周末清明小長假的節日消費,但仍然刺激不了蝦價提振。據統計,目前華南地區各規格對蝦價格平均要比往年下降8-10元/斤,蝦價處于低迷態勢已維持了較長一段時間。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養殖面積增加:前年粵東、福建和湛江東海島冬棚養殖成功率比較高,加上當時對蝦時價高企,養殖戶獲益甚豐,刺激了上述地區在去年下半年增加對蝦養殖面積。更有甚者,粵東及湛江東海島部分養殖戶白水蝦養殖季空塘,只為養殖冬棚孤注一擲。
2、暖冬加速對蝦生長:去年冬天是一個不正常的冬天,高溫極高有利于冬棚蝦生長,縮短養殖周期并加快對蝦出塘時間,造成對蝦在集中一段時間里集中上市,對蝦分流困難。
3、國內外對蝦消費乏力:自2009年起,作為中國大宗養殖品種之一的對蝦,完成了其華麗轉身,改變了此前依靠出口市場為主流消費轉化內銷為主流消費,同時也改變了對蝦消費終端受制于外人的局面,且內銷市場的份額逐年擴大。但去年在三公消費限制的壓力下,對蝦消費也受到了一定沖擊,從而影響價格下降。
另一方面,盡管中國對蝦70-80%的產量依靠內銷來消化,但仍然有20-30%產量依靠出口。受外國經濟持續不景氣及中國出口水產品藥殘問題頻發等諸多因素影響,中國蝦產品在出口量方面受到了不小打擊。
4、加工廠大量進口原料蝦: 盡管目前是冬季養殖對蝦,主要依靠活蝦在國內市場消費。在國內對蝦市場消費乏力,本該以活蝦上市的一部分對蝦不得不以冰蝦上市,還有部分病蝦也需要以冰鮮進入加工廠。然而這個季節的蝦價較高,加工廠不愿在國內收購,更愿意選擇在東亞南國家如越南、泰國收購,國內外對蝦差價往往達0.8-1元/斤。其他有部分加工廠消息稱,他們常年整年只在國外收購原料蝦,卻不曾在國內收購一尾對蝦。如此真對國內對蝦養殖業造成嚴重打擊。
5、加工廠庫存飽和:據兩廣不少加工廠消息稱,目前兩地加工廠以對蝦和羅非魚為主營產品庫存飽和嚴重,因為飽和,幾乎所有的加工廠既沒有收購原料,也沒有開工生產蝦產品。
不少業內人士稱,今年對蝦養殖投苗旺季已掀起,從南到北達到瘋狂發展的程度,預計今年養殖面積不會減少,產量也不比去年低。但另一方面加工廠從國外進口原料蝦力度只增不減,此舉對國內對蝦產業打擊繼續惡化,加上加工廠蝦產品庫存盈滿情況下。預計今年夏季白水(塘)蝦的價格行情走勢不容樂觀。
中國水產門戶網獨家報道,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