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磺胺超標事件和國外訂單少等諸多因素影響,本周以來湛江和北海的羅非魚加工廠頻頻下調魚價,從4月8日到4月11日,短短幾天內兩地的加工廠已連續兩次下調魚價,魚價跌幅在0.15-0.25元/斤不等,這對現階段處于低迷期的羅非魚行業可謂雪上加霜。具體如下:湛江加工廠4月11號起羅非魚原料價格調整:0.6-1斤規格的3.1元/斤,1斤以上規格的4元/斤。小規格占比達到40%,50%,60%,70%各規格加5分錢。1.6以上規格超過20%的,該規格減0.3元每斤,超過30%的拒收。北海羅非魚采購單價從4月11號起為:0.6-1斤規格的3.2元/斤,達30%加0.05元、40%加0.1元、50%加0.15元、60%加0.2元、70%加0.25元,最高為3.45元;1-1.6斤規格的4.1元/斤;1.6斤以上規格的:達20%扣0.1元,30%扣0.2元,40%以上拒收。從上面這兩則價格調整公告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加工廠主要是收購0.6-1斤規格的小魚,而對于1.6斤以上規格的大魚,則是減價收魚甚至拒收。
據北海當地的加工廠負責人透露,目前他們的庫存比較充足,因此收魚量很少,有些加工廠的工人甚至在過年之后就沒到崗。而湛江一位加工廠的羅非魚原料收購負責人也表示,目前他們對收魚也是持謹慎的態度,畢竟在出口形勢不佳的情況下,加工廠做庫存的風險是很高的。由于魚價低迷,加上今年越冬魚數量多,目前不少主養區的商品魚存塘量普遍較高。據茂名一位魚中透露,目前茂名地區2斤以上規格的商品魚基本上沒人收購,養殖戶只能干著急。而陽江一位魚料經銷商也表示,現在陽西一帶的越冬魚存塘量很多,主要是7兩至1斤規格的居多,由于價格太低,因此養殖戶都不愿意出魚。同樣的,湛江徐聞的存塘魚也很多,不過規格稍小,大部分是7兩以下規格的。
魚價低迷還直接影響了今年春苗的投苗,一方面是因為越冬魚沒有清塘,自然無法投放春苗,另一方面是因為魚價低迷,養殖戶的信心大受打擊,因此觀望心態濃厚。面對今年的困境,海南寶路水產已于本月初宣布下調苗價,隨后海南正力和海南百容等苗企也跟進下調苗價。而海南天之漁的銷售經理朱玉明則表示,雖然他們暫時沒有跟進下調苗價,但不排除接下來會調整苗價。
目前魚價還在下滑,這讓不少養殖戶陷入兩難的困境,今年還養不養,如何養,這些都是要養殖戶思考的問題。那今年會不會出現類似前幾年的養殖戶轉養或棄養羅非魚的情況呢,從目前的情形來看似乎還沒出現這一跡象,但局部主養區的養殖戶肯定會有所調整。湛江的一位飼料經銷商就表示,今年他們會引導當地的養殖戶混養其它品種,以應對目前羅非魚價格的低迷。不過茂名和陽江等以魚鴨混養、魚鵝混養等養殖模式為主的主產區,可能改變就有限。茂名這位魚中就表示,茂名主養羅非魚的養殖戶肯定不會棄養,就算魚價跌到3元/斤,當地的養殖戶還會投苗的,魚價低養殖戶就會減少投料。除了混養其它品種,今年可能會有一些養殖戶嘗試主養小規格魚。去年5月份,由可持續漁業伙伴組織在海南舉辦的羅非魚圓桌會議上,美國最大的羅非魚采購商Fishion Co的總裁曾經建議養殖戶養小規格的魚,一年養3造,當時養殖戶是反對的認為小規格的魚不賺錢,Fishion Co的總裁當場表示要出資和養殖戶做這個試驗,以驗證主養小規格的魚是否更賺錢。盡管最后由于臺風和種苗供應的問題,導致試驗終結。不過據可持續漁業伙伴組織中國區的前負責人韓寒透露,今年海南已有個別養殖戶嘗試主養小規格的羅非魚。
正如天之漁的總經理劉志利在微信群里所說的,“羅非魚的價格問題,不是一下子能夠解決的,需要“破”的東西非常多!”但如何“破”呢,這無疑需要行業的共同努力,無論是想方設法打開羅非魚的內銷市場,還是迎合國際市場的需求養小規格的魚,這些都是“破”的一種方法和嘗試吧。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