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現場
會議現場
2015年4月15日,贏在春天—澳華對蝦健康高效養殖論壇在廣西欽州市白海豚國際酒店順利召開!這是繼3月28日合浦論壇之后澳華集團在廣西的第二場大型會議。澳華集團副總裁許愿斌、廣西澳華總經理詹玉春、江門澳華副總經理曾旭東、經銷商、養殖戶等近500人參與了此次會議。
澳華集團副總裁許愿斌
澳華集團副總裁許愿斌首先做了《澳華—讓我們飛起來》的報告。許愿斌表示,澳華飼料是世界高端飼料開創暨引領者,2014年澳華集團的彭化料增長了100%,蝦料增長了70%。尤其是在廣西市場,2014年澳華在廣西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蝦料銷量達6千多噸,而在2013年澳華還基本沒怎么做廣西的蝦料市場。2015年,澳華在廣西的蝦料銷售目標是12000噸。《澳華—讓我們飛起來》,它的意思是希望我們能一起合作,把我們澳華的養殖模式推廣給大家,讓大家跟著澳華一起實現快速發展的目標。澳華飼料堅持不欠款,而且賣得最貴,但銷量能取得這么快速的增長,這說明澳華的確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江門澳華副總經理曾旭東
江門澳華副總經理曾旭東隨后分享了《私人定制——做最能創造價值的服務》。報告一開始,曾旭東就提出了一個互動問題:如何在10秒內辨別飼料質量的好壞?曾旭東分享了一個簡單便捷的技巧:開水泡料,具體做法是把飼料放到一個透明的杯子里,然后往里面倒開水,再用筆輕輕攪動飼料。那怎么辨別好壞呢?第一是看水色,好的飼料用開水泡過后看起來比較清淡,壞的飼料看起來像一碗黃湯;第二是聞,好的飼料用開水泡過后聞起來有淡淡的清香味,壞的飼料聞起來有不新鮮甚至惡臭的味道。我們養蝦要投喂那么多飼料,如果都是質量差的飼料,那你能想象蝦塘魚塘會變成什么樣呢?所以說,好的飼料對養蝦成功是非常重要的。那我們投喂的飼料都到了哪呢?曾旭東向我們分享了飼料在蝦塘中的歷程。
養殖戶現場辨別飼料的好壞
首先,飼料是被我們的蝦吃掉了,一部分直接轉化成對蝦蛋白(蝦肉),有一部分沒有被消化掉,就變成氨氮留在池塘里,這些氨氮有一部分直接排放到空氣中,有一部分我們通過調水底改等,就被我們池塘中的藻和菌消化吸收掉,然后這些藻和菌又被我們的蝦吃掉,形成二次轉化,轉化成對蝦蛋白。好的飼料和不好的飼料,區別就在于直接轉化率,也就是料比上。好的飼料直接轉化率高,不好的飼料轉化率就偏低。
飼料都去哪了?
那養蝦靠什么賺錢呢?曾旭東認為一要提高養殖成功率,二要提高產量。這就要我們把握養殖的三個關鍵點。提高養殖成功率,第一個關鍵點是提高放苗的成功率,曾旭東介紹了澳華的放苗三步曲。第一步:驗底質,因為蝦苗是底棲動物,蝦苗進入蝦池后是沉底的,驗底質主要是驗PH值、氨氮、亞硝酸鹽,通過驗底質后我們才能更好的調水;第二步:苗試底,我們要走出放苗前“試水”、“試苗”的誤區,要“苗試底”;第三步:先打底再試苗。曾旭東表示,通過放苗三步曲,蝦苗的成活率至少提高30%。放苗之后,一定要喂好的開口料,防止出現營養斷層,這是因為蝦苗在苗場吃得很好,如果放到蝦塘后吃得不好,那么就會出現營養斷層,導致蝦在前期就死亡。除此之外,蝦轉肝之前必須用最優質的飼料,同時搭配正腸寶,促進消化系統發育。對蝦的消化系統十分原始和簡單,主要的消化吸收都是由一個器官完成——肝胰臟,只有小部分消化吸收是在消化道內進行,對蝦沒有膽囊,無膽汁分泌,消化道沒有酸的作用,脂肪貯存能力非常有限(肝胰臟),在中后腸形成圍食膜 (疾病),消化系統是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蝦轉肝是營養的積累,飼料越好,轉肝期越早:高位池比土塘早。蝦上料臺吃料就是轉肝期的開始,因此放苗后到轉肝期間一定要用好的飼料。通過澳華的轉肝套餐,養殖成功率至少提高30%。如何增加產量呢?這就需要催肥。如果不催肥,一是蝦瘦賣價低,二是產量低。曾旭東建議養殖戶在對蝦長至100頭內就全程使用蝦健樂后期料。
經銷商代表張老板
經銷商代表張老板也在現場分享了自己的一些養殖心得,他在欽州已經養了12年蝦,他認為養殖成功率跟地理環境、水質、飼料、種苗都有關系,其中種苗和飼料是最關鍵的兩個因素。
現場訂料
而最后的現場訂料環節,則把會議推向了高潮,今天澳華集團對在現場打預付款訂購蝦料的客戶,每萬贈送價值400元的正腸寶一件。現場有不少經銷商在付款后又不斷追加預付款,其中一名經銷商的預付款從最初的20萬元追加至70萬元。短短的半個小時內,現場就收到350多萬的預付款。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