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農財寶典》報道了海南文昌浙江籍養殖戶發起停料的事件,至今,該事件仍在持續發酵:由于魚價依舊低迷,4月15日下午,養殖戶再次在文昌大致坡聚集,商討進一步行動。據參與了本次討論的養殖戶透露,因4月4日起停料后,飼料企業及加工廠并沒有對此作出回應,他們決定自4月19日起,聯合停止賣魚,維護自身權益,會議詳細決議如下圖。
“現在賣一斤魚,虧6-7毛錢。”浙江縉云籍養殖戶汪先(化名)告訴記者,現在他的塘里還有數十萬斤存塘魚,由于年前魚價低迷,他把魚繼續留塘期待年后魚價回暖,怎料魚價進一步下滑,現在出魚,將嚴重虧損。“現在是賣一車魚,拉不回一車飼料”,汪先透露,按海南精養模式計算,一斤羅非魚養殖成本約在4.4元左右,而現在一斤以上規格商品魚收購價僅3.8元/斤。據他介紹,他所認識的老鄉里,很多都像自己一樣,大部分魚還留在塘里,但都早已達到上市規格。
對于這次停料及停賣商品魚事件的起因,是由于參會的養殖戶認為,在當前市場不景氣、養殖戶處于嚴重虧本之時,飼料企業及加工廠并沒有采取讓利措施、僅讓養殖戶單方面對困境的做法相當不負責任。“雖然大家都知曉,出口市場不力是當前魚價低迷主因,但飼料企業在這段時間原料價格下降時,仍舊不讓利”,同樣參與了這次討論的養殖戶王老板還認為,一些加工廠此時停收大規格商品魚的行為,明顯在壓價,魚價也因此較半月前下降了0.3元/斤。
有養殖戶反映稱,停料期間并沒有飼料企業或加工廠與養殖戶進行直接溝通、傳遞信息,這也加深了養殖戶對飼料企業和加工廠的不滿。一些養殖戶曾到政府部門求助,要求調查海南企業和經銷商,是否存在壟斷、操控魚價行為。而15日的討論,由于有當地媒體出現,人數一度蜂擁至數百人,表達訴求。
養殖戶在大致坡聚集開會商議。
養殖戶向海南當地媒體表達自己的訴求。
但是,對于近期廣東、海南等地加工廠停收或限量收魚的行為,有業內人士指出,魚價低迷,的確是近期訂單稀少所致,加工廠在訂單少、庫存高情況下依然批量收魚,會占用倉庫及資金,所以這已經是負責任的表現。養殖戶在此時停止出魚,則需要注意近期氣溫上升,出現缺氧浮頭、病害等風險。
同時,由于魚價低迷持續,養殖戶投苗積極性大減,加上存塘魚較多,海南4月投苗量也較往年大幅度減少。雖然本次參與停料及停止賣魚養殖戶基本為文昌的浙江籍養殖戶,但文昌市羅非魚養殖量占了海南全島6成左右,且市內養殖戶近8成均為浙江人,所以本次事件對海南羅非魚養殖影響依然不容小覷。有海南經銷商預計,海南地區下半年羅非魚產量會大幅減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