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黃平縣清水江鐮刀灣鯉魚
“油桐花開,谷種下栽。”這是流傳在貴州黃平縣一帶的農事諺語,這話在提醒人們每年凡是野外的油桐樹開花后,就要抓緊著手做好谷種下地的栽種工作。
圖為一名賣魚苗的村民在兜售鐮刀灣的桶魚
時下,黃平縣正值繁忙的谷種下播季節,在南面鄉鎮農村里,一年一度的“埋念偷啊、埋念偷”的叫賣聲又響徹在村頭和田野上。這些“埋念偷”的到來,農民群眾都聞訊持著面盆、水桶之類的器物圍攏上去,爭相購買。
“埋念偷”是當地的苗族方言,是漢語的“賣桶魚”之意。桶魚是用水桶裝著繡花針般大小的魚苗。這些魚苗產自于長江水系的清水江黃平縣段的鐮刀灣一帶,是貴州著名的優質江魚。由于這種魚苗是原生品種,具有免疫能力強、生長快、肉質鮮嫩和不擇土質等特點,深受農村稻田養魚戶喜愛。別看這些在4月放養下田時僅為針頭大小,但如果在一些微生物十分豐富的田塊里生長,到九十月份可大如巴掌。
圖為一名挑著魚苗的村民在叫賣“桶魚”
據了解,黃平縣境內的“埋念偷”的買賣已經有1000多年的歷史。每年一到谷種下地的這個季節,活躍在該縣南部數百個村寨里從事“埋念偷”的人,都是這里開展季節性販賣魚苗的農民,這些魚苗均為他們從清水江畔鐮刀灣一帶向漁民們批發回來又兜售給各個村寨農戶。出售的魚苗是以碗來計量,每碗售價3至5元,一碗魚苗一般都有四五百條以上,可放養2至3畝左右。如果是風調雨順的年景,這些魚苗除了被老鼠捕吃和自然死亡外,只要農戶關攔和保護得當,每畝田塊到秋收時節至少要收30公斤以上,利潤可達1500元。這是一項投入少、見效快、效益高的水產養殖業。同時,稻田養魚還能使水稻達到豐產增收的目的。由于魚群在稻田里活動和覓食,不但可以疏松土壤,促進秧苗根系發達和秧蔸分蘗,而且還能捕食稻田里的害蟲,使農業實現稻魚兩豐。
黃平農村的稻田養魚沒有嚴格的管理方式,人們一直沿襲著千百年來傳統的粗放水養方法,不用施入任何飼料,任憑鯉魚在田間自然生長,通過攝取泥土中的微生物和稻花等,使其在保持原有的品質上,又增加綠色環保蛋白質和脂肪,是城鄉餐桌上一道深受人們青睞的上品佳肴。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