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浙江省氣溫、水溫不斷升高,養殖品種進入生長旺盛期,攝食量增多,殘餌和排泄物增多,水質易惡化,且水體內各種細菌、寄生蟲等病原開始活躍,病害的發病率會有所上升。
一、病情預測
1.南美白對蝦:易發生病毒性疾病和早期死亡綜合征等。重點關注浙北、浙東對蝦養殖區域。
2.淡水魚類:易發生赤皮病、爛鰓病、寄生蟲病等。重點關注浙北、浙中、浙東淡水養殖區域。
3.大黃魚:易發生假單胞菌、刺激隱核蟲病等。重點關注浙東、浙南沿海海水網箱養殖區域。
4.甲魚:外塘甲魚易發生腐皮病、穿孔病等,溫室甲魚還易發生氨中毒。重點關注浙北、浙中中華鱉養殖區域。
二、防治措施
(一)預防措施
1.南美白對蝦病毒性疾病和早期死亡綜合征
(1)病毒性疾病:以預防為主。定期做好水體消毒工作,并交替施用微生物制劑,以調節水質和改良底質;注意天氣變化,根據天氣和水質情況適時加注新水;上茬發病的池塘要重點處理,干塘曝曬10天~15天,進水少量濕潤塘底后,全池撒漂白粉清塘,每畝40kg,3天后進水;在對蝦飼料中定期添加免疫增強劑和維生素C。
(2)早期死亡綜合癥:盡可能選擇健康的蝦苗;保持水體潔凈,pH值保持在8.0±0.2;每10天用0.4mg/L二氧化氯或0.3mg/L聚維酮碘對池水潑灑消毒一次,減少池中致病菌,有條件的可定期(5天~7天)檢測養殖水體中弧菌密度,發現池水弧菌數超標及時進行水體消毒;科學投喂,根據天氣情況及對蝦體質情況靈活調整投餌量,投餌量以蝦吃7分~8分飽為宜。
2.淡水魚類赤皮病、爛鰓病、寄生蟲病
定期做好水質消毒工作,抑制病原滋生;日常管理中要掌握好投飼量,保持飼料新鮮且營養全面,杜絕投喂霉變的飼料。
3.大黃魚細菌性疾病、刺激隱核蟲病
可適量投喂魚用多維,增強免疫力;控制放養密度、做好網箱清潔消毒工作,確保網箱內水流暢通、水質良好。
4.甲魚腐皮病、潰爛病、穿孔病
要注意天氣變化,密切觀察其行動和攝食狀況,適當換除部分底水并加注一些新水,用溫和消毒劑進行消毒。外塘開食后添加復合維生素、微生物制劑等,增加抵抗力。氣溫升高后,將甲魚從溫室移養過程中,要注意操作、減少應激。
(二)治療措施
淡水魚類:細菌病可用生石灰或國標漁用含氯、含碘消毒劑消毒水體和食臺,結合氟苯尼考、甲砜霉素等國標漁用抗生素藥物內服治療;對指環蟲病可使用硫酸銅硫酸亞鐵合劑(5∶2)全池潑灑治療,車輪蟲病、錨頭鳋病等使用國標漁藥敵百蟲或甲苯咪唑溶液全池潑灑,有一定治療效果。
大黃魚刺激隱核蟲病:發病時可采用低鹽度水或淡水處理。
甲魚細菌性疾病:水體用二氧化氯或聚維酮碘溶液消毒,同時在飼料中拌喂恩諾沙星粉(或氟苯尼考粉)。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