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廣西各地的養殖水溫逐漸回升至22℃~28℃,由于暖冬的原因,養殖水體水質狀況不佳,水體中的病原微生物數量比往年偏多,而且剛越冬的養殖動物抗病能力較低,極易引發各種疾病。
一、病情預測
1.養殖對蝦:易發白斑綜合癥、偷死病等,重點關注桂南沿海對蝦養殖區域。
2.淡水養殖魚類:易發小瓜蟲病、潰瘍綜合征、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細菌性腸炎病、爛鰓病、赤皮病、鏈球菌病、草魚出血病、指環蟲病、三代蟲病、車輪蟲病等,小瓜蟲病、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和潰瘍綜合征有局部暴發流行趨勢,重點關注桂南、桂西、桂中、桂東、桂北淡水養殖區域。
3.海水養殖魚類:易發刺激隱核蟲病、潰瘍綜合征等,刺激隱核蟲病有局部暴發流行趨勢,重點關注桂南沿海海水網箱養魚區域。
4.養殖龜鱉:易發肺炎、腮腺炎、腸胃炎等,重點關注桂南、桂西、桂中、桂東、桂北龜鱉養殖區域。
二、防控措施
(一)預防措施
1.養殖對蝦
(1)放養不攜帶特定病原、體質健壯、體長大于1cm的蝦苗。
(2)每10天~15天定期或不定期監測水質及水體中的弧菌,適當補充碳和鎂、鋅,穩定藻相,保持良好的水質。
(3)每10天~15天定期用硫代硫酸鈉或腐植酸鈉改善養水質。
(4)每隔15天拌飼料投喂酵母培養物或酵母細胞壁或黃芪多糖5天~7天,每天一次。
2.養殖魚類
(1)適時加水和開機增氧,每10天~15天潑灑生石灰水一次,改善水質和底質;水質狀況不佳可用硫代硫酸鈉或腐植酸鈉改水,保持良好的養殖水體環境,預防疾病發生。
(2)每隔15天拌飼料投喂酵母培養物或酵母細胞壁或黃芪多糖和青蒿末3天~5天,每天1次,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發生和流行。
(3)苗種放養前,徹底清池消毒,投放健壯苗種,入池前用3%的生理鹽水加黃芪多糖消毒10分鐘~15分鐘。
3.養殖龜鱉
(1)做好水質調控工作,每天用硫代硫酸鈉或腐植酸鈉改水,改善水質,保持良好的養殖水體環境,預防疾病發生。
(2)每隔15天拌飼料投喂酵母培養物或酵母細胞壁或黃芪多糖加加乳酸菌和酵母菌5天~7天,每天1次,提高養殖動物的抗病能力,預防疾病發生和流行。
(3)苗種入池前用3%的生理鹽水加黃芪多糖消毒10分鐘~15分鐘。
(4)引進苗種先在養殖場所外隔離養殖20天以上,監測無疾病后再放養入養殖池。
(二)治療措施
1.對蝦白斑綜合征及偷死病
發生疑似病情,先用硫代硫酸鈉或腐植酸鈉改水,次日全池潑灑聚維酮碘溶液,每天1次,連續3天;同時拌飼料內服敏感國標漁藥和三黃粉與芪參散,每天1次,連喂5天~7天。
2.小瓜蟲病
用高碘酸鈉或濃(稀)戊二醛溶液或小瓜敵殺(主要成分為檳榔、苦參、姜粉)遍灑,每天一次,隔5天~7天用1次,連用3次;同時,每公斤魚用0.3g~0.4g青蒿末拌飼料投喂,每天1次,每次連喂天5天~7天。
3.刺激隱核蟲病
感染時,及時把網箱疏散鹽度較低的海區,進行分疏養殖,把養殖密度降低到原來的60%~70%,保持網箱排間距在30m~50m。然后,將感染網箱提起、套袋(彩條布),在晚上用高碘酸鈉溶液浸泡10分鐘~20分鐘,每天1次,連用2天;同時,每公斤魚用0.3g~0.4g青蒿末拌飼料投喂,每天1次,每次連喂5天~7天。
4.潰瘍綜合征
發現病情,先停料2天,水質較差的用硫代硫酸鈉改水,改水后依次用五倍子末和聚維酮碘溶液潑灑,每天1次,連潑2天~3天;同時在藥敏試驗的基礎上選國標抗菌藥(如噁喹酸)和芪參散拌飼料投喂,每天一次,連喂7天。
5.龜鱉腮腺炎
發現病情,先停料2天,池塘養殖的用硫代硫酸鈉改水,改水后用國標消毒劑(如聚維酮碘溶液)消毒養殖水體,每天1次,連續3天;小池養殖的適時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質;同時拌飼料內服敏感國標藥物及芪參散拌飼料投喂,每天1次,連喂7天~10天。一個療程后,每隔15天拌飼料內服黃芪多糖,每天1次,連喂5天。
6.龜鱉肺炎
發現病情,先停料2天,池塘養殖的用硫代硫酸鈉改水,改水后用國標消毒劑(如聚維酮碘溶液)消毒養殖水體,每天1次,連續3天;小池養殖的適時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質;并按說明書拌飼料內服芪參散+敏感藥物或七味板藍根散,每天1次,連喂10天~15天;此后,每隔15天再喂5天,每天1次。
7.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
發現病情,先停料2天,先用硫代硫酸鈉改水,次日用國標消毒劑(如聚維酮碘溶液)消毒養殖水體,每天1次,連續3天;同時在藥敏試驗的基礎上選國標抗菌藥(如氟苯尼考粉)和三黃粉及芪參散拌飼料投喂,每天一次,連喂5天~7天;大水面養殖,每畝1m水深用300g煙絲浸泡24小時后連渣帶水均勻潑灑,隔3天~5天再潑一次。
8.指環蟲病和三代蟲病
全池均勻潑灑甲苯咪唑溶液,隔5天~6天再用1次;同時,每公斤魚用0.3g~0.4g青蒿末拌飼料投喂,每天1次,每次連喂5天~7天。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疫情預報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