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目前,旺海加州鱸飼料配方技術已經基本成熟,從0號-7號料,滿足加州鱸養殖戶全程投喂到上市。”4月24日,在南海區沙頭舉行的旺海加州鱸技術推廣會上,廣東旺海飼料實業有限公司(下稱“旺海”)創新服務中心經理謝紹迪向來自沙頭周邊100余名加州鱸養殖戶介紹了飼料投喂加州鱸和飼料+冰鮮投喂加州鱸的兩種模式。
據了解,珠三角加州鱸魚超過l0萬噸,飼料容量達到20萬噸左右,養殖主要集中在順德、南海地區。目前珠三角加州鱸已實行規模化高密度養殖,但由于缺乏加州鱸營養需求、消化吸收和代謝機制的科學研究數據,加上加州鱸獨特的攝食習性,沿海地區下雜魚的來源又比較豐富,一直以來加州鱸的養殖大部分還是直接投喂冰鮮魚。
然而,由于投喂冰鮮造成水質惡化、病害增多,引起不少飼料企業及科研單位對加州鱸魚人工配合飼料研究的關注,經過十多年的探究,目前加州鱸魚的人工飼料技術逐漸取得突破。不過大部分養殖戶對飼料的認同度并不高,飼料推廣存在一定難度。據悉,如今珠三角仍主要用冰鮮魚飼養加州鱸魚,這也就是業內經常所說的“以魚養魚”,也有不少養戶采取“飼料+冰鮮”混合投喂的方式。但是,極少有養戶全程使用飼料投喂的成功案例。
不過,謝紹迪表示,全程使用加州鱸飼料時機已經成熟;因為旺海已經有多名養殖戶連續全程投喂加州鱸飼料成功的案例,比如來自順德勒流的吳培雄利潤達到25192元/畝、料比為1.32,而南海的何家應同樣畝利潤過萬元、料比1.21。
謝紹迪說全程投喂飼料時要把握投喂節奏:當加州鱸魚規格小于1厘米,使用生物餌料;規格1-5厘米時,投喂魚苗料;當規格大于5厘米時,投喂加州鱸料;當加州規格達到8兩/尾時,就要考慮上市了。
與此同時,需要掌握投喂加州鱸飼料小技巧,尤其是如何控制飼料的投喂量:
一,緩解加州鱸魚消化系統負荷,降低飼料系數的兩個投喂策略,首先定期停料,投喂6-8天停料1天,形成習慣后不會對魚的生長速度有影響;其次定期限食,2天飽食后計算出飽食量,之后5天投喂其80%,7天一小循環,長期下來也不會對魚生長速度有影響。(只要形成投喂規律,魚自身有補償生長現象。)
二,每次投喂時敲打食臺或發出聲響,久而久之,投料時魚的集群速度會加快,并且攝食時不會受到驚嚇而逃。
三,把握“慢快慢”節奏:慢—吸引魚群、快—縮短時間、慢--避免剩料;切忌最后多投飼料,以免塘面讓魚慢慢吃,浪費又容易壞水。
四,投喂前侵泡飼料0.5-1分鐘,可避免飼料在體內膨脹和過硬而刮傷腸胃,還可提高飼料利用率從而降低飼料系數。而且可定期適量拌喂多維、助消化的乳酸菌或護肝腸胃的藥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