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可愛美麗的小丑魚,一向是水族業的明星。臺灣“農委會”水試所東部海洋中心近年成功研發小丑魚人工繁殖技術,最近更成立繁殖工廠,預計后年起技術轉移給民間廠商,推動小丑魚水族產業,預估一年有新臺幣十億元產值。
小丑魚的正式名稱是?~,熱門的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主角正是一對可愛的小丑魚父子,也帶動小丑魚成為熱門寵物和水中明星,使小丑魚的國際行情大漲。根據國際水族業界的估算,全球商機高達一百四十億美元。
市售小丑魚大多是來自海洋的野生魚,人類過度撈捕,已引發保育界呼吁全球拒買野生海水小丑魚;臺灣水族市場的野生小丑魚也多半來自東南亞和澳大利亞進口,小小一只叫價百余元。
因此水試所東部中心從二00三年起研究小丑魚人工繁殖技術。副研究員何源興說,四年下來,目前已確立臺灣產鞍斑?~、眼斑海葵魚、白條海葵魚、克氏?~和粉紅?~等五種小丑魚的養殖技術,可以在人工控制的環境下,讓小丑魚順利產卵、受精、胚胎發育、孵化和育苗。
東部海洋生物中心最近更進一步建立繁殖工廠,已初步達到量產規模。陳文義表示,東部中心將先以一年時間評估市場效益,二00九年就要全力技術移轉給民間廠商,輔導業者經營推廣小丑魚產業,更進一步協助產業進軍國際市場。
此外,水試所也將調查小丑魚放流的可行性,要在臺東成功附近海域先試放人工繁殖的小丑魚,希望能復育讓人工繁殖的小丑魚不但展示在人類的水族箱,更能重新悠游于東海岸,繁衍更多野生的小丑魚族群。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資訊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