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切實提高防災減災能力。完善海洋災害應急預案,加強海洋環境監測預報,增強海洋防災減災保障能力。加強海上救助力量聯合協作,引導漁船編隊生產,加強休閑海釣漁船等新型漁業船舶管理。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打牢漁村、企業等基層安全管理基礎。加快建設漁船信息動態管理和電子標識系統,配備新型船用通訊導航、安全救助、定位避碰等設備,提高漁船安全生產保障能力。
2、全面加強水產品質量監管。完善市縣鄉村四級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實施水產品安全快速檢測技術普及工程,力爭70%以上的重點漁業龍頭企業配備快檢設備。完善產品市場準入、產地準出、質量追溯等制度,依托中國水產商務網平臺,開展海參等大宗主導養殖品種追蹤溯源,實現水產品“從生產到餐桌”全程質量監管。加大漁用獸藥、飼料等投入品監管力度,實施定點、專營、許可等制度。引導鼓勵開展“三品一標”和ISO、HACCP等國際質量體系認證,到2020年,水產品“三品一標”認定面積達到養殖總面積的90%以上。加強漁業品牌資源整合,通過品牌授權、特許經營等方式,擴大煙臺漁業品牌的集中度和認知度。加大地域品牌推介力度,著力打造以煙臺海參為主的漁業品牌。加強電子商務建設,依托著名電商平臺,開設煙臺水產網上展廳。到2020年,新增5個中國馳名商標或中國名牌產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