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依然如此盲目追求高產、高效益,而不顧養蝦對環境、水資源的破壞,那么,十年之后呢?
抓蝦現場,豐收喜悅!轉眼已經5月,隨便去市場里走一圈,會發現大片大片的蝦塘還是空的。往年這個時候,早造蝦苗已經入塘,而今年,據不完全統計,廣西的放苗量僅為去年同期的三成。其中,排塘量大是原因之一,雨水少也讓很多蝦塘因為缺水而放不了苗。
5月,幾場暴雨過后,缺水問題有所緩解,但是養殖戶的投苗積極性依然不是太高。高得離譜的排塘率,還有這幾年來低產、低效益的養殖形勢,嚴重地打擊了華南對蝦養殖戶的信心。從廣西一路開車到廣東徐聞新寮島,鋪著黑色薄膜的空蝦塘隨處可見。5月,本應該是水滿塘、蝦滿塘,增氧機撥得水花滿塘的欣欣向榮之景。無奈在很多地方很難見得到了。
“養了十幾年蝦,越養越沒信心了。去年三造才勉強養成一造,產量還很低。今年準備出去打工了。”曾經是湛江三大對蝦主產高產區之一的徐聞新寮島,風光不再,養蝦多年的張老板連續虧本三年,已然萌生退意。
對蝦養殖面積的銳減帶來的是什么?——這意味著無論是蝦苗、還是蝦藥、蝦料的市場形勢會十分嚴峻。眼下,大的飼料集團雖然已經多次下調旗下苗暢的蝦苗價格,依然無法喚起養殖戶的投苗熱情。
“我很擔心這條蝦,不知道這條蝦還能走多遠,走多久。”一行業年銷量過億的知名微生態制劑企業老板,最近在走訪了一線蝦塘后憂心忡忡地說道。
但是,對蝦養殖并未止步于此。看湛江、海南的蝦苗場紛紛北上就可以知道,今年北方的養蝦形勢是一片火熱。從江蘇如東開始往北,到遼寧,整個對蝦養殖業經過前兩年的嘗試性探索已見成效。今年各大養殖集中地已經大面積推廣開來。
再好的師傅,養蝦也是從改底調水開始。想當初,華南推廣南美白對蝦也是怎么養都成功,怎么養都高產,除非管理出現失誤,少有失敗的。可如今,再好的師傅,養不出蝦也是枉然。相比之下,很顯然,當今的北方養蝦環境無論是從水質,還是從底質上看,都明顯優于華南。
這條蝦的成功北上,讓我們在痛苦中看到了一絲的希望和信心。但是,如果我們依然如此盲目追求高產、高效益,而不顧養蝦對環境、水資源的破壞,那么,十年之后呢?
多少年來,在叉尾、草魚、羅非、生魚等很多大宗小眾養殖品種上,血淋淋的教訓告訴我們,高產從來不會給我們帶來高效益。這條蝦我們是否能夠重新養好它,不僅僅是一個技術難題,更需要養殖戶價值觀和理念改變和提升。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