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進入6月份,水溫回升快,月降水量偏多,氣候變化大,養殖水溫在24-32℃之間,是魚類攝食量逐漸增大、生長較快的季節,同時也是養殖魚類病害發生較多份的月份,應注意陰雨天氣溫度突變造成缺氧。全省要切實做好生產管理及魚病防治宣傳、疫病防控工作,依據我省歷年發病特點及氣候條件,6月份疾病預測如下:
一、病情預測
1、淡水夏花魚苗:易發生車輪蟲病、白頭白嘴病等,重點關注全省苗種繁育場。
2、“四大家魚”:草魚三。鰓病、腸炎病、赤皮。、出血病、淡水魚細菌性敗血癥、打印病、中華鳋病、錨頭鳋病、魚虱病、指環蟲病、車輪蟲病。關注全省區域,重點關注養殖密度大、飼料投喂不科學、水體肥以及易受外來水源污染(如山塘、屋前屋后的池塘)的養殖水域及“豬-沼-漁”或施肥養魚的池塘和水庫。
3、鰻魚:易發爛鰓病、腐皮病、小瓜蟲病、指環蟲病、車輪蟲病等,重點關注鉛山縣、石城縣、資溪縣等養殖區域。
4、鮰魚:6月是鮰類腸敗血癥的第一個流行高峰期,重點關注精養池和網箱養殖基地。柱形菌病,爛鰓病、腸炎病、腐皮病、爛尾病、細菌性腐敗癥等也時有發生;重點關注于都縣、崇義縣、峽江縣、新干縣等養殖區域的網箱養殖點。
5、中華鱉:易發腐皮病、疥瘡病、穿孔病等,重點關注進賢縣、彭澤縣、星子縣、渝水區、信豐縣、豐城市等養殖區域。
6、河蟹:易發河蟹顫抖病、腹水病、爛鰓病等,重點關注進賢縣、都昌縣、湖口縣各河蟹養殖區域。
7、 貝類:易發車輪蟲病、水霉病、鉤介幼蟲病;重點關注都昌縣、信豐縣、高安縣、余干縣、萬年縣、南城縣等地。
二、防治措施
1、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巡塘。視情況適時開增氧機,預防或減輕浮頭;如遇到陣雨或悶熱天氣,應適當延長開機增氧時間;必要時潑灑增氧劑。日常管理中要掌握好投飼量;注意飼料的貯藏,保持飼料的鮮度,杜絕投喂霉變的飼料。
2、定期消毒,用生石灰、二溴海因等全池潑灑進行消毒,殺滅病原菌;經常加注新水,調節水質,平衡水溫;全池潑灑調節水質,控制寄生蟲、細菌的藥物;投喂消炎、保肝,提高免疫力的藥餌;有機肥要充分發酵、消毒后投放。
3、強化苗種檢疫,加強水產苗種產地檢疫,做到源頭管控,杜絕引進攜帶病原的苗種。為確保苗種的質量,一方面要注意不引進攜帶病原的苗種;另一方面,越冬后繼續留著生產或待售的苗種,應送檢測部門進行檢疫。
4、對草魚等淡水魚爛鰓病、腸炎病、赤皮病、出血。阂皇敲芮凶⒁怍~情動態,經常加注新水,將水位提高,定期用生石灰或EM細菌調節水質,以保持魚類良好的生活環境,同時應注意缺氧。治療細菌性疾病可先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采用敏感度高的抗菌藥物進行拌餌內服,常配合大蒜素、中草藥(如復方三黃散、大黃精華素)和維生素同時內服,同時用二氧化氯或生石灰等對水體消毒,效果更好。
5、河蟹顫抖。河仔佛B殖期慎用藥物,尤其是對器官損害性大的藥物應禁用,保持水質清潔,經常換水。發生此病后,不可盲目用藥,飼料中添加免疫增強劑(中草藥、多糖類)增強蟹體免疫力。
6、寄生蟲病常采取藥物治療。治療小瓜蟲病推薦采用生姜和辣椒等中草藥治療;治療指環蟲病用0.1ml/立方米-0.5ml/立方米的10%甲苯咪唑溶液,稀釋2000倍后全池潑灑。用精制敵百蟲粉全池潑灑,使池水達0.2-0.3mg/L,對指環蟲、魚鲺、中華鳋及錨頭鳋的幼蟲有殺滅作用;用硫酸銅和硫酸亞鐵合劑(5:2),使池水呈0.5-0.7mg/l的濃度(視水溫酌情增減,水溫高濃度低),每月或每兩個月進行1次,預防車輪蟲病、中華鳋和錨頭鳋病等。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