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2015年以來,我國水產行業似乎在政策的支持下蒸蒸日上,然而,水產飼料業卻擺脫不了“看天吃飯”的被動局面。而且,由于災害性天氣頻發、水產養殖病害復雜化、水產品價格波動加大,我國水產飼料的產量波動較大,短期內一系列難題無法得到突破。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水產飼料產量約為1864.3萬噸,同比下滑1.48%。水產養殖疾病大規模爆發和水產品價格疲軟是導致增速出現下滑的主要原因。2014年,在水產品價格升高和水產養殖戶投苗積極性提高的利好下,水產飼料需求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同比增長3%~5%左右。其中,受到羅非魚鏈球菌病和草魚出血病,淡水魚料的增長低于市場預期;受對蝦養殖成功率明顯提高等積極影響,特種水產料發展勢頭迅猛,可謂一枝獨秀。
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分析師炎夏告訴記者,4月以來,隨著秘魯中北部捕魚量順利超過百萬噸,國內外魚粉價格承壓高位下滑。終端飼料企業對后市觀望情緒較濃,補庫意愿并不積極。目前,我國各主要港口超級蒸氣魚粉參考報價在每噸1.45萬元左右。同時,魚粉市場的行情走勢另一重要影響就是國內水產行情。近期的南方多雨導致國內水產存在一定風險,天氣也成為了市場一大變數。炎夏也表示,由于目前行業已經處于低谷,上升還是隨時都有可能,只是在靜待一個機遇。
除了魚粉之外,炎夏說,粕類市場的連續下跌體現出了行情的不給力。特別是豆粕市場,沒有政策調控影響,影響的基本面圍繞國際大豆產銷情況、國內生產供應及下游需求三大方面。眾所周知,我國80%以上的壓榨大豆依賴進口。全球大豆產量持續增長也就預示著我國壓榨大豆總量也在上升,豆粕供應相對寬松。再來看需求方面,生豬存欄連續下降歷史低點,對豆粕飼用消費而言必定限制。因此,供應寬松+需求低迷=價格下跌,這個公式也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全國豆粕成交均價在每噸2670元,處于8年來最低價位。廣西地區的豆粕價格每噸已經跌破2500元。棉菜粕價格走勢基本跟隨豆粕,菜粕主要用于水產飼料。今年豆粕與菜粕價差一度縮小到歷史低點,也令市場對兩者替代效應產生關注。據筆者了解,部分水產飼料企業均增加了豆粕、調低菜粕的添加比例,不過也有企業考慮到產品穩定性,菜粕的添加比例與往年持平。
下半年我國水產飼料發展危機中存有機遇,行業與經濟同步進入新常態。后期我國經濟發展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促進大眾創業、大眾創新,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從主要追求質量增長和拼資源,拼消耗的粗放經營向數量質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可持續、集約化發展轉變,進一步釋放內需動力,促進剛性需求進一步加大和進出口與引進外資的大環境下,對水產飼料行業發展將提供更加良好的機遇帶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