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悅悅問政
5月份因為羅非魚磺胺事件的發酵,農財寶典做了一個羅非魚問題根源的民意調查,發現40%以上的人認為主要問題在政府,那今天小悅悅就想揣測一下,咱們老百姓對政府的疑慮或者期盼到底在哪里。
1、如果磺胺不是鏈球菌的唯一特效藥,政府相關部門能不能立法禁用磺胺?如果是唯一特效藥,那我們偌大的國家就不能為這條中國第六大家魚,投入多點科研經費和人員?我相信要嘗試出一種替代磺胺而又不殘留人體的魚藥,2-3年足夠了。
2、羅非魚規模養殖20多年了,也沒見啥科研創新,能夠明顯大步地推動羅非魚健康養殖。國家現在已經開始整治高校學術造假了,希望整治羅非魚科研、學術造假的問題,不會太遠!
3、藥品的生產、銷售有了準入制,為什么違禁藥品的購買,不能實名制?有了實名制,才能將藥殘的可追溯打造成閉環。
4、一個產業都到了哀鴻遍野、行將崩潰的邊緣,相關政府部門和科研機構能不能對這個產業做些專題研究,在市場關鍵節點做出危機預警?有時,一句簡單的提醒警示,或許能讓廣大羅非魚養殖戶感到莫大的安全歸屬感與前進的動力,同時也可以避免價格的斷崖式暴跌。
5、羅非魚藥殘作為重大的商品質量問題,也沒有得到應有的監管和處罰。藥殘監控其實是個多維立體系統。事前監督,不定期派人到生產現場實地抽測;事中監督,加工廠隨機抽查;事后監督,商檢部門不徇私枉法,嚴格把關。政府如果真正能夠通過嚴格的執法,把是否藥殘的健康魚和不健康魚區分開來;加工廠自然會異價而收;養殖戶自然會去藥化、生態養殖。這才是解決羅非魚藥殘問題的正道,自上而下的倒逼,而不是蒼白無力的教化。
6、出口退稅額的虛報,多年來屢禁不止,導致冷凍加工廠劣幣驅逐良幣。只有對惡性、不良競爭完全杜絕,做到零容忍,冷凍廠才能在產品質量上,下真功夫,走品牌路線。
7、代加工一日不規范,品牌如海市蜃樓、遙不可及。飼料廠代工、藥廠代工、加工廠代工,甚至連苗場都代工,哪里有貨真價實的“品牌”。行業提產業品牌,企業提公司品牌,無異于癡人說夢!
8、我國農業絕大多數種、養殖品種的價格波動,基本上是2 - 4年一個周期,為什么?就是信息的不對稱!政府主管部門能不能引導行業力量,每月搜集、發布行業信息。所有加工廠當月的羅非魚加工量、所有飼料廠的羅非魚料銷量、所有苗企的羅非魚苗出貨量,這些信息真實、有效,還會有散養戶的盲從、非理性投苗、賣魚嗎?
9、整個產業是否可以通過政府立法,設立、提升準入門檻。淘汰作坊式的苗場、料廠、加工廠,甚至通過養殖證門檻,促使養殖水面集約化、規模化,淘汰散養戶。讓有限的資源更加的被集中利用,也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0、政府能不能像推銷高鐵一樣,到美國推銷羅非魚?羅非魚主產區的政府,為什么不像在央視播黃山的宣傳片一樣,把羅非魚的優質蛋白源在央視上也搗鼓搗鼓?行業說要加大內銷,政府說要擴大內需,但是不做正面的產業宣傳,你叫哪個行業協會或企業去做?羅非魚在臺灣有不一樣的境遇,值得我們深思!
將羅非魚行業的積弊都歸咎于政府,未免苛責;將改變羅非魚行業現狀的希望都寄托到政府身上,也著實苛求。但不能否認的是,中國的羅非魚市場可以說是一個缺乏有效監管的“自由市場”,競次策略大行其道。政府不可能大包大攬解決所有問題,但為市場提供公平競爭的法治環境,是不可推卸的責任。目前中國羅非魚產業健康發展,最缺少的恰恰是能夠讓市場機制充分發揮作用的法治環境。
——小悅悅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