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長海縣海洋牧場建設中,蝦夷扇貝是主導品種。自2007年“3.4”風暴潮以來,蝦夷扇貝病害不斷。現在浮筏養殖的蝦夷扇貝主要以一齡貝為主,2014年底有75.5億枚蝦夷扇貝三級苗種用于浮筏養殖,雖然苗種數量較大,但是2015年春季蝦夷扇貝苗種死亡較重,致使2015年一齡貝的養殖規模與2014年基本一致。目前長海縣蝦夷扇貝一齡貝養殖主要集中在大長山、小長山和廣鹿,具體養殖情況介紹如下:
大長山2015年養殖蝦夷扇貝一齡貝5萬畝,各地死亡情況不一。其中小鹽場北坨子死亡較輕,死亡率在20-30%左右。哈仙島死亡較重,基本上全軍覆沒。大長山平均死亡率60%左右。由于出現死亡,大長山從6月20日開始收獲,到現在收獲0.8萬噸。至7月初,大長山蝦夷扇貝一齡貝死亡基本停止,養殖情況較好的業戶準備繼續養下去。
小長山養殖蝦夷扇貝一齡貝養殖5萬畝,因出現死亡,6月中旬開始收獲,現在已經進入尾聲。已收獲一齡貝2.5萬噸。后海死亡較重,高的死亡率在70-80%,前海死亡較輕。因規格較小,平均死亡率50%左右。收購價格在4.5元左右。其中三分之二的養殖戶因價格低自己雇人加工。
廣鹿2015年養殖蝦夷扇貝一齡貝2.6萬畝,死亡較重,死亡率在80%左右,收獲了0.5萬噸左右。
2014年長海縣浮筏養殖蝦夷扇貝產量12萬噸,其中小長山養殖蝦夷扇貝一齡貝產量就達到了6萬噸。2015年長海縣蝦夷扇貝一齡貝出現死亡的時間早,死亡率較高,預計產量只有2014年的一半左右。由于收獲時間早,產品規格較低,產值與去年比也是大幅度下降。
長海縣海洋與漁業局在春季蝦夷扇貝苗種出現死亡后第一時間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生產第一線,指導養殖業戶進行分苗操作。先后印發了《蝦夷扇貝浮筏健康養殖技術規范》、《 扇貝養殖技術叢書 》以及《海水健康養殖技術指南》用于提高養殖業戶的理論水平和操作技能。在我縣蝦夷扇貝一齡貝養殖過程中,長海縣海洋與漁業局一直跟蹤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與有經驗養殖業戶進行座談,探討蝦夷扇貝一齡貝合理的養殖模式。自2007年以來,蝦夷扇貝一直病害不斷,困擾著我縣海水增養殖業的健康發展。長海縣海洋與漁業局一直在聘請相關領域的專家,尋求解決蝦夷扇貝的死亡問題。大多數專家認為蝦夷扇貝隨著時間的推移、物種自然屬性的改變和多代近親繁殖,致使品種種質退化,雜合度降低,遺傳力減弱,個體小型化,畸形多,抗逆性較差。目前在沒有新品種能代替蝦夷扇貝的情況下,主要是控制蝦夷扇貝浮筏的養殖規模,養殖總量控制在14萬臺以內,同時引導 養殖業戶進行健康養殖,減少因認為操作而造成的損失。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