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在日照一養殖場發現大量“嗑藥”多寶魚
“嗑藥”多寶魚流向濟南海鮮市場
多寶魚以肉味鮮美而廣受食客歡迎,卻很少有人知道入口的多寶魚,可能會含有對人體致癌和致胎兒畸形的禁藥呋喃西林。近日,濟南公安食藥環偵部門破獲一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海產品案件,查扣十余噸問題多寶魚,依法處理出售違禁藥品、養殖戶、銷售業戶、餐廳等全環節涉案單位、人員,揭出了隱藏在平靜海水之下的行業潛規則。
高檔酒店查出“含毒”多寶魚
“一般上點檔次的酒店都會有多寶魚這道菜,由于多寶魚味道鮮美,所以多寶魚的需求量比較大。”濟南歷下分局食藥環偵中隊副中隊長李篤民稱,去年5月份,歷下區食藥監局工作人員對某高檔連鎖酒店銷售的活體多寶魚依法抽檢,檢出呋喃西林代謝物。
早在2005年,農業部就因呋喃西林會對人體致癌和致胎兒畸形而將其列為禁止使用的獸藥,并明確規定任何人不得生產、銷售和使用。
國外亦是如此,早在1995年,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歐盟等國家和地區已明文規定禁止在食品工業中使用該類藥物。
去年10月初,歷下區食藥監局將此案移交至歷下公安分局。根據調查,該酒店對其店內多寶魚含有違禁獸藥并不知情,向專案組反映了多寶魚的購買渠道。“我們發現這些多寶魚都來自濟南某海鮮市場批發戶余某,但是由于該酒店及余某均不直接參與養殖活動,難以確定其主觀故意,案件偵辦工作一度陷入僵局。”李篤民稱。
涉案人已賣十多年每天賣500公斤
據了解,余某已經在該海鮮市場經營了十多年海產品,屬于老業戶,每天都銷售大量的多寶魚。在發現其多寶魚內有獸藥成分之后,民警上門明確告知余某,其購進的多寶魚含有毒有害成分,需更換進貨渠道。
今年2月和3月份,民警連續兩次對其攤位進行秘密抽檢,發現余某依然銷售含有呋喃西林代謝物的多寶魚,遂對其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同時將其經營的500公斤多寶魚予以扣押封存。
“這些老業戶對于警方上門警告并不重視,余某沒有想到我們這次‘來真的’。”李篤民說,余某每天銷售多寶魚大約500公斤,多數賣給酒店,少數零售。據了解,原本銷售價只有17元一斤的多寶魚,經過警方查處之后,價格上漲為20元一斤。
據余某交代,他從日照某地養殖場購進多寶魚,而在當地有專門收魚的人,從附近多個村子將多寶魚統一收購,然后銷售到濟南。隨后,歷下食藥環偵中隊民警趕赴日照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當地有很多多寶魚的養殖場,大的養殖場有二三十個養殖池,小的也有十多個。
3人被逮捕涉案酒店接罰單
“當地人一聽到我們是來查多寶魚的,都紛紛避開我們。”據李篤民稱,在省公安廳食藥環偵總隊和日照警方的支持下,案件有了突破性進展,確認了這一批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多寶魚,是來自當地養殖戶付某的養殖場。
通過四次趕赴日照取證,歷下警方查明付某明知有毒有害,依然為降低飼養成本而非法使用呋喃西林治療染病多寶魚的犯罪事實。今年5月27日,歷下警方依法將付某刑事拘留,對其丈夫尹某取保候審,同時將其養殖的十余噸浸泡過非法藥物的多寶魚扣押封存。6月8日,警方將為付某提供呋喃西林的遲某抓獲并刑拘,查扣其尚未銷售的疑似呋喃西林藥粉十余公斤。
至此,該起生產、銷售有毒有害海產品案在歷時8個月終于宣告破獲。截至目前,案件已刑事處理犯罪嫌疑人5人,其中余某、付某、遲某等3人經檢察機關批準被執行逮捕。此外,區食藥監局也向涉嫌違反相關行政法律法規、未盡到食品原料進貨把關義務的酒店開出了行政罰款的處罰單。
有正規藥不用非用廉價違禁藥
據了解,多寶魚在養殖過程中容易患腸炎而影響成長,為此一些不法養殖戶就將稀釋后的呋喃西林喂給多寶魚,從而讓多寶魚成長地很快。 “其實有正規的藥品可以治療多寶魚腸炎,例如土霉素,可是這里面有一個價格差。”據民警介紹,遲某在明知國家關于呋喃西林的使用禁令、養殖戶購買用途等情況下,僅僅為了10元差價的蠅頭小利,即向養殖戶售賣禁用獸藥。
“這些養殖戶根本就不吃自己養的多寶魚,因為他們知道多寶魚里面含有毒物質。”據李篤民稱,他在使用呋喃西林時也很慎重,不但會一直守在池邊觀察魚的反應,還要在兩個小時之內將病魚撈出,以免魚被毒死。 “這幾乎是養殖多寶魚的一個潛規則。”民警說道。
據民警介紹,呋喃西林原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菌藥,可用于消毒防腐,但不易代謝,一旦通過動物源性食物進入人體,最多可在人體內留存達2年之久,長期食用可能會誘發各種疾病,甚至致癌或致畸胎,因此被包括我國在內的美、澳等諸多國家列為禁用獸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