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死的原因的確很多,不一定是由于中毒、應激導致的。底泥的惡化是一個不可忽略的主要原因。
下面是臺山廣海的一個偷死例子:
9月6日,廣東臺山廣海的一個淡水對蝦養殖場的幾個池塘都相繼出現蝦偷死現象。當時最嚴重的那個池塘的亞硝酸鹽濃度高于0.2ppm,其他池塘水體亞硝酸鹽也接近0.2ppm。水色肉眼觀察不感到太濃。飼料臺的蝦總體看目前還是比較健康的,不像是急性轉染病。當天經本地的技術員診斷,認為需要改底、解毒、抗應激和調水了,經過用生物改底、有機酸解毒、中藥抗應激和微生物(活菌)調水。
9月8號情況更為嚴重,同時亞硝酸鹽濃度已經高于0.3ppm。9號另外一個技術員過來現場診斷,也提出需要改底、解毒、抗應激和調水了。這一次改為選擇增氧改底、使用更加優質的有機酸產品解毒、使用營養抗應激產品,由于看到水色不濃同時亞硝酸鹽比較高,于是提議用氨基酸培藻,以期望以藻降低亞硝酸鹽。
經過上述處理,9月11號對蝦感到好像麻煩了,其中原來亞硝酸鹽相對高的那個池已經出現了浮游。有一個公司的技術員當時提出需要馬上解毒和改底、抗應激。解毒是用有機酸,改底是用腐植酸鈉,抗應激是另外一個專利產品。這一下子養殖場的人好像就模糊了,養殖場的管理者非常明白,蝦已經沒有時間讓他再嘗試這些措施了,于是嘗試了一下遠程的咨詢。
在9月12號池塘和對蝦狀況見下圖;
底泥和底層水見下圖:
水體的藻復雜,裸藻也很多,見下圖
蝦的顯微鏡鏡檢見下圖:
蝦已經不吃料了,其中一個池塘白天也有大量的巡游。經過交流發現:這個養殖場是輪養泥鰍的。交流的結果結論是:目前這種的底泥條件可能是導致對蝦、水質惡化的首要原因。而且,這種底泥狀況已經沒有太多時間給養殖戶了,再不盡快的改變,后果可能很快就非常嚴重了,全軍覆沒可能不是危言聳聽。幸好這個養殖戶經驗比較豐富,對歷經幾次的改底、解毒、抗應激和調水方案還是有一點疑問,感到:這個腐植酸鈉的底改在這時候用對不對?了解到這種情況后建議她暫時不要采取使用腐植酸鈉。因為腐植酸鈉、有機酸、氨基酸是不可能改善目前底泥黑滑臭的狀況,而目前這種困境很大程度就是底泥惡化引起的。因此提議;1;停料。2;每天早晚撒增氧劑400克/畝。3;盡可能的換水。4;撒底康1公斤/畝,次日看情況再決定是否再撒一次。目的:盡快把底泥極端富營養化的狀態改善過來。以上前3個措施是輔助措施,關鍵在第四個措施(撒底康1公斤/畝,,次日再撒一次盡快把底泥極端富營養化的狀態改善過來)。
由于時間不等人了,沒有時間給他再試試看了。為了了解這樣的措施到底能否達到我們夠明確的、及時的改善底部的目的。所以也讓養殖場用底康在池塘外做一個快速的模以試驗如下,如果池塘外觀察效果可以就盡快使用,沒有效果就在尋找其他方式方法。實驗結果見下圖:
在這種池塘狀況下,我們解釋了為什么不馬上大量使用活菌的原因是:以上這種淤泥的極端富營養化條件,微生物是很難生存的。也解釋了為什么不能夠使用培藻的方法降低亞硝酸鹽的原因。
但是,由于這種狀況已經持續好幾天了。我們這一次的處理到底是否及時就不好說了。所以讓養殖場要有個萬一處理不好的心里準備。同時也讓養殖場在次日觀察:1;對的活力是否有提高,觀察指標是飼料臺提起來,對蝦是否會活蹦亂跳。2;底部是否有所改善,觀察指標是飼料臺提起來是否比昨天干凈。3;死蝦有沒有減少。如果這些指標都沒有改善可能就要放棄了,畢竟拖的時間太長了。
9月13號;養殖場回復;
1;所有的池塘大多數飼料臺提起來,對蝦蹦跳明顯比昨天好很多。
2;所有的池塘大多數飼料臺提起來明顯比昨天干凈。
3;大部分池死蝦明顯減少但是其中一個池死蝦沒有減少(規格是50頭左右)。
當天采取以下措施;
1;改善不多的那個池馬上找蝦中,徹底處理他。
2;其他池塘依然是增氧和再處理底泥。
3;開始有腐植酸鈉和塘生態調整水體的藻相。
9月16號
1;池塘的底泥和水色如下圖
2;已經沒有死蝦了。
3;亞硝酸鹽在9月14號已經降低到正常范圍。
4;飼料臺提出水面也感到干凈了,臺底沒有粘膜。
5;對蝦吃料正常,顯微鏡鏡檢也沒有看到纖毛蟲。
這兩年其實許多養殖經驗相對豐富的養殖戶也明白,一旦出現水太濃、底泥臟就有可能出現麻煩。也知道這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底改善。可是怎么才能夠準確、及時的改善底泥和水體的極端富營養化?許多養殖戶由于采取了不合理的方式方法處理,眼睜睜的看著池塘條件和對蝦狀況一天比一天惡化,甚至全軍覆沒。
以上這個例子說明:水體的凈化能力是有限度的。這個限度就叫環境容量,也就是水體環境能夠容納的某種污染物的最大負荷量。我們的養殖戶水體由于淤泥積累、人為投料、養殖密度的原因,有時候養殖過程中的污染會遠遠超出我們水體的凈化能力。當養殖水體出現寄生蟲的時候,說明水體的污染程度已經依賴消費水中的有機物、細菌、浮游植物及其它固體有機物的微型動物(纖毛蟲等等寄生蟲)已經成為了水體自凈過程中主體生物,這種水質條件下,你再添加更多的微生物(活菌)也將起不到預期的效果而可能會由于增加水體的耗氧量而起到其他副作用。前幾天我們一個朋友在參加一個交流會回來說;有一些專業人員提倡無限度的使用微生物制劑可以控制水質,養殖成功就單單使用微生物可以高密度養出大蝦。這一點可能是他聽錯了或者理解錯誤了。
我們在養殖的中后期,水體的有機物污染已經超出了微生物對水體凈化能力的強化作用了,單單靠微生物是不可能達到預期水質水體的(低密度養殖當然可以)。在養殖的中后期,對于排污功能不好的養殖池塘,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質會積累在水體,在積累到一定濃度就會導致水體自凈性能的衰竭甚至喪失,形成更為嚴重的污染。因此:在養殖的中后期,畝產相對高的池塘一定要有相應的減肥減污措施。
這些措施主要是;
1;加強排污換水,保持養殖水體有機污染的低濃度。
2;合理投料,避免加大水體的污染。
3;土池的盡可能每年清淤,避免底泥有機污染的堆積。
4;維護好水體的單細胞藻的良好,加大水體氮的轉化。
5;對于比較肥的底泥,盡可能的采取降低底泥富營養化的手段為底泥減肥。
6;對外水源比較富營養化,沒辦法采取換水解決池塘太肥的區域,同樣需要采取措施為水體減肥。
來源:中國水產門戶網
投稿人:施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