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中國科學院國家“北方侏羅紀”課題科考隊在昌吉五彩灣地區發現的帶有牙床的魚類牙齒化石。
8月27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北方侏羅紀”課題科考隊在昌吉五彩灣地區發現侏羅紀時期魚類牙齒化石4塊,其一一塊帶有牙床。
這是該課題組自2000年在新疆科考以來,繼中加馬門溪龍、五彩冠龍、劍龍等重大發現之后的又一重大發現。
8月23日,中科院國家“北方侏羅紀”課題科考隊第8次(2000年開始,每年一次)進入昌吉五彩灣地區進行科考。
8月26日,在一內陷巖體表面的碎石中,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海軍發現4塊魚類牙齒的化石,牙齒形狀呈爪形,赤黑色,其中最大的一塊帶有牙床。
王海軍說:“以前在五彩灣也發現過3塊魚類化石,但沒有牙床,而這塊帶有牙床的魚類化石對科學研究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因為牙床是頭骨的一部分,頭骨集中了動物門類、特征等信息,對研究有很大的幫助。”
據王海軍介紹,這塊帶有牙床的魚類牙齒化石,與恐龍是同一時期的動物。它的發現,又一次證明了當時的五彩灣是湖泊,也為當時生物的多樣性提供了有力的證據。至于這些牙齒化石具體屬于哪種魚類,待回到研究室研究后才能確定。在此之前,科考隊已在五彩灣發現了恐龍、鱷魚、龜鱉類、似哺乳、哺乳類等動物的化石。
此次科考中,科考隊員還發現了侏羅紀時期2塊似哺乳動物三列齒獸的頭骨化石,三列齒獸是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分支,這也是今年科考隊的重要發現。
另外,科考隊員在五彩灣發現兩個獸腳類恐龍化石點(發現兩顆牙齒)和兩個蜥腳類恐龍化石點及一個鳥腳類恐龍化石點。
南方漁網編輯:陳如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