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貝類創新團隊淺海增殖崗位和威海綜合試驗站,為促進牡蠣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我省首次開展了單體三倍體牡蠣的規模化、組織化養殖示范。2015年7月下旬,將培育的單體三倍體牡蠣苗種,以“扶持一部分、帶動一部分”的形式,在煙臺蓬萊、威海乳山、青島即墨等地的6家企業和養殖戶開展健康養殖示范,數量合計140萬粒。
三倍體牡蠣因其不育特性,生長速度快、品質不受繁殖周期影響,比二倍體增產80%以上;單體牡蠣單個生長,外形美觀、個體更大。三倍體牡蠣單體培育,集中了兩者優勢,品質更好,市場價格是普通牡蠣的8-10倍,屬高端產品,市場前景廣闊。但在養殖期的5-8月,因野生牡蠣、貽貝等種類繁殖易在單體三倍體牡蠣外殼附著,極大影響其生長和單體特性。淺海增殖崗位和威海綜合試驗站采取多項技術措施,避免了附著問題、提高了生長速度,效果良好。大多數示范海區的單體三倍體牡蠣外表干凈無附著,只在部分海區有少量附著現象。至9月24日,各示范區的單體三倍體牡蠣平均成活率90%以上,平均殼長4.5-5.5cm。
作為培育“乳山牡蠣”品牌的重要工作內容,單體三倍體牡蠣苗種培育技術的突破和健康養殖技術示范,將為乳山及其周邊地區的海水養殖業增加新品種,有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實現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探索新路徑。淺海增殖崗位和威海綜合試驗站將在以前工作的基礎上,強化管理措施,保障生產,并開展相關實驗。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