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有點怕接到電話,附近的蝦農都叫我過去幫他們看蝦看水的。”翁永先談到,從早到晚自己既要管理自己蝦塘的日常事務外,還要幫助當地不少蝦農解決在養蝦方面遇到的問題。原來,翁永先的養蝦成績已經在湛江東海島東簡鎮后海村連續4年折桂,其中運籌帷幄的養蝦經驗吸引不少身邊蝦農前來討教如何應對當下養蝦困難形勢。
翁永先
養蝦首戰事關選址
“一般蝦塘一年要養上三、四造下年又接著養,這是持久重復的事。”翁永先談到,養蝦作為重復持久的養殖工程,一開始的選址工作是必須要做好基礎。租借蝦塘首先要考慮到其位置優勢,而水源優劣情況則可作為根據蝦塘好壞參考標準。在翁永先看來,首先要求是蝦塘水源頭要離蝦塘盡可能近,這樣來日常管理工作里可以時常觀察源頭的水質變化情況、污染情況等,有異常便最快能做出應對措施;相反源頭相隔遠的話,這部分工作則會很容易被忽略,尤其在投苗前排水進塘消毒、肥水時,得需知道最原始水質的情況方可對癥下藥、掌握藥劑藻菌用量。另外翁永先認為,水源頭的海灣灘涂底層的結構同樣決定未來養蝦水質好壞,泥地結構的水源源頭較沙地結構的水源源頭容易富營養化,造成有機物質沉淀多,容易污染,這對高位池高密養殖度情況尤為不利。
觀察蝦生長情況
“選擇塘址時一定要考慮到排污系統完善程度和其使用壽命的,每造前后的修繕、檢查工作都很必要。”翁永先提到,排污系統可以看做高位池養殖模式的生命柱,養殖過程中如果出現故障,就容易會使底質囤積,水質加快富營養化、水面粘稠、發病風險加大等。結合以往養殖經驗,翁永先認為平時習以為常而又容易忽略的管理操作往往是養蝦中的要點,對于前來討教的蝦友尤為提到。
選苗好如選精兵
“今年湛江東海島東簡鎮后海村整體蝦農近9成虧本,中造蝦近乎6成夠空塘,但我整體一年畝產利潤11萬左右。”翁永先提到,盡管當地東海島水體環境不佳、普遍虧本的情況下,但自己這幾年依舊能在當地養的不錯,除了信任自己養殖技術操作謹慎細致外,更多的信任來源于對優質蝦苗的選擇。
據翁永先透露,2011年之前嘗試不同品牌蝦苗,盡管養殖成功,但是經常出現長速慢,料比高等問題,直至2012年翁永先嘗試海壹蝦苗,該年平均畝產利潤僅在在7-8萬左右,盡管初始蝦價差,40支只有13元,但勝在該蝦苗長速穩定、后期快而蝦體均勻,減少養殖后期飼料投入成本,出蝦收益仍在當地獨占鰲頭;而近兩三年,翁永先養蝦成績依舊保持當地榜首,尤其今年養蝦形勢不樂觀,而三造蝦下來預估單畝總產值11萬元的成績實在令人羨慕,難怪紛紛有人前來求教取經。翁永先認為,海壹蝦苗今年養殖后期大概60后生長表現后勁依舊足,提得上料;能很好對抗高密度環境壓迫,不感染周圍養殖場發生的病害,如“精兵”作戰能力強。
打響保肝護肝持久戰
“只要你一投苗,保肝護肝的工作就要開始了。”翁永先提到,保肝護肝是養蝦最重要也是最持久一項工作,而這項工作的重頭戲放在投苗一個月。目前,翁永先晚造蝦共有14畝水面,共有5口高位池塘,塘面均在2.5畝左右,每口塘兩面泥壩鋪膜,兩面為水泥池壁,配備水車式增氧機4臺,每畝投20萬尾蝦苗。翁永先在投苗后三天就要著手開始保肝工作,并在投苗后第一個月分3、5、7、15天為分隔點,通過內服中藥拌喂飼料起到調理腸道、肝臟健康作用。一個月后,需要根據水色肥瘦,外加菌種調水,并及時排污,使用過磷酸氫鉀每三天進行底質改良,其中更需要換40-50公分水量,同時打開增氧機加速滿足水體充分流動活化。
翁永先向周邊蝦農提到,每項工作每個時段都要持續跟進,每一造堅持下來就是一場戰役。同時據筆者了解,以往經常出現的20天左右排塘的現象在翁永先十幾年養蝦經歷中卻沒有出現過,最然嚴重的只不過部分蝦體出現白斑、紅體癥狀,僅僅損失10%。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