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江蘇南通市通州區金沙街道港北村養殖大戶瞿國軍,養殖面積70畝,全部搭建鋼架大棚進行南美白對蝦養殖,已初具規模,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在養殖上他主要抓好以下三個關鍵。
一抓蝦苗質量關。在蝦苗選擇上,選擇健壯活潑、規格均勻、體表干凈、腸道飽滿、反應靈敏、軀體透明、無病灶、活力強的南美白對蝦苗,對引進的的籽蝦苗自行檢測有無病毒。規格選擇以1.2~1.5厘米為宜。
二抓密度關。在養殖南美白對蝦生產中抓好適宜的養殖密度為關鍵,以提高養殖產量和經濟效益。在養殖密度上,以放養蝦苗6~8萬尾/畝為宜。在放養蝦苗時,必須做到“兌水”工作,做到苗袋平均水溫和池水水溫基本保持一致。
三抓防病關。放苗后30~60天是對蝦病毒性疾病高發期,需嚴格按不同疾病預防措施用藥。一是生物防病。使用活性微生態制劑或底改調節水質,在飼料添加活性飲用微生物FPC-活力源添加劑。能改善對蝦腸道功能,抑制病菌發生,增加機體免疫能力。二是藥物防病。每隔10-15天全池潑灑溴氯海因、二溴海因、二氯海因等海因類消毒劑1次,用量0.2~0.3PPM。內服可在飼料中經常添加對蝦促生長劑和純中藥制劑FRC-活力源添加劑、免疫添加劑等綠色產品。
他不僅自己養殖致富,還通過傳、幫、帶等方式帶動了附近對蝦養殖戶共同致富,他養殖成功經驗歸納為“以科學養殖為基礎,抓好‘三關’是關鍵”。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