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人檔案
姓名:雷順風
地點:廣東陽江市陽東大溝鎮
養殖模式:魚蝦混養
養殖秘籍: 不使用藥物,換水、拌有益菌投喂、用有益菌調水
養殖成績: 雷順風的養殖場因為多年一直采取不用藥生態養殖的方式養殖羅非魚,無藥殘,出肉率高,魚肉質量好,口碑極佳,養殖量又大,備受加工廠青睞,主動前來提價收購,加價幅度為0.2元/斤。
因磺胺超標等原因,美國等羅非魚進口國對中國的羅非魚檢驗十分嚴格,一經查出,該公司的貨柜要全部扣檢。為避免該情況,國內加工廠現在都想找到沒有任何藥殘、供應量充足的原料魚。雷順風近段時間很忙,不少羅非魚加工廠的老總和采購經理前來拜訪,目的只有一個,希望雷順風把塘中的羅非魚賣給他們的加工廠。
魚蝦混養平衡發展
雷順風在陽江市陽東區大溝鎮,池塘面積1700多畝,有120多口魚塘。
雷順風從1998年開始精養對蝦,當時對蝦比較好養,畝產1000多斤十分常見,但后來池塘老化,病害增多,對蝦越來越難養。“精養對蝦的路走不通,那只有轉型,重新找個好的養殖模式,既能賺錢,又能保證生態安全。”雷順風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到其他養殖區域交流學習一番后,2010年他決定采用羅非魚混養對蝦模式。“羅非魚容易養,而且病害少長速快,產量也高,養殖4個月即可出魚,資金周轉快,壓力不大。”
他介紹,投放羅非魚密度為3000多條/畝,蝦3萬尾/畝,按照他的池塘條件,羅非魚養殖120天,9成可達1斤/條規格。他可一年養2.5造羅非魚,搭冬棚,每造畝產3500-4000斤,規格為1.2-1.3斤/條,混養的對蝦一般可產200-300斤/畝。混養的對蝦不投蝦料,依靠攝食殘餌及有機物生長。根據多年的養殖綜合計算,雷順風的飼料料比一般為1.25。
“按照這個料比,即使今年行情差,按常規的市場行情算,我的羅非魚也不虧錢,更何況我的羅非魚可加價,今年還能賺點。”雷順風表示,其羅非魚得以加價,主要是得益于他一直奉行的健康生態養殖模式。
養殖不用藥增值0.2元/斤
“從養蝦到養魚,我就一直堅持不使用藥物,只是調水換水。”雷順風說,多年以來,整個養殖基地的池塘從未檢測出任何違禁藥物。因為養殖的魚蝦沒有任何藥殘,加工廠愿意加0.2元/斤收購,在行情不好的當下,他不僅不虧,還可有微利,保障生產運轉。
“可以幫助加工廠省檢測費。羅非魚檢測費每個樣需花費200元。一般每收一批魚,都要檢測一次。如果該養殖戶以前有藥殘超標記錄,加工廠要多檢測幾個樣,花費還更大。”他說,加工廠前來采購他的羅非魚,可安心生產出口,從不會因藥殘而出現問題。“今年許多家工廠需要提升出口羅非魚的質量,加工魚片必須安全無藥殘,這樣才有可能為后市做口碑,像我這般養的魚,自然深受加工廠歡迎。”
雷順風表示,不用藥生態養殖,除了可保障養殖的魚蝦肉質好、安全外,還可讓整個養殖系統形成良性循環,保持高養殖成功率和持續發展。
“根據我的經驗和別人交流的心得,養殖場越用藥厲害,病害越多越厲害,養殖成功率也越低。”雷順風說,魚發病用藥,病菌不可能全部殺死,存活下來的病菌耐藥性加強,危害更大,這也是近幾年來一些原本有效的藥物使用后沒有治療效果的原因。
“我防控疾病,更多是通過調節水質和加強魚的抗病免疫能力方面著手。”雷順風說,平時管理養殖場時,他經常向工人強調要做好巡塘。“沒有發現就沒有預防,沒能預防就會出現病害。”他說,出于監督和激勵,他自己也經常在養殖場內巡塘,沒有絲毫“老板”的架子。
“水產養殖,各個環節做順了,養起來其實還比較簡單。”雷順風說,換水、拌有益菌投喂、用有益菌調水,是他養殖的三大招。“這三個處理方式其實大多數養殖戶都會操作,關鍵是要提前發現做預防。”他強調。據了解,即使這幾年在天氣炎熱鏈球菌暴發時,雷順風的養殖場也很少出現羅非魚死亡。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