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達州、成都等地的魚販們來到營山縣新店鎮照珠河收魚。當天,殘疾人鄭建華出售成魚3700公斤,賣了4.35萬元。數著手里的鈔票,鄭建華笑得合不攏嘴:“今年,我家產成魚2.5萬公斤不成問題。感謝胡老師,帶領我走上養魚致富路。”
鄭建華口中的“胡老師”,就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養魚能手”胡松全,這位先天下肢殘疾的營山漢子,半路出家學養魚,不光做大了養殖產業,還幫襯30名殘疾人養魚致富。今年8月,胡松全被評為“四川省自強模范”。
2002年,通過潛心鉆研,胡松全掌握了養魚技術,隨后他與幾個養魚戶在新店鎮照珠河開始了規模養魚。
2008年,胡松全聯合28戶漁民,成立了營山縣通旺漁業專業合作社,并訂下了“魚兒銷售前餓3天”的規矩,“魚兒賣前3天停飼料,進行拉網鍛煉,同時配合藥物清腸,不僅色澤更好看,而且運輸途中基本沒有死魚的現象了。”魚兒賣相好,銷路自然廣,胡松全說,2010年開始,外地客商開始主動以高出市場價格收購,合作社的牌子逐漸打響。如今,合作社已將生意做到通江、南部、巴中、達州、重慶。
10月10日,達州、成都等地的魚販們來到營山縣新店鎮照珠河收魚。當天,殘疾人鄭建華出售成魚3700公斤,賣了4.35萬元。數著手里的鈔票,鄭建華笑得合不攏嘴:“今年,我家產成魚2.5萬公斤不成問題。感謝胡老師,帶領我走上養魚致富路。”
鄭建華口中的“胡老師”,就是當地小有名氣的“養魚能手”胡松全,這位先天下肢殘疾的營山漢子,半路出家學養魚,不光做大了養殖產業,還幫襯30名殘疾人養魚致富。今年8月,胡松全被評為“四川省自強模范”。
2002年,通過潛心鉆研,胡松全掌握了養魚技術,隨后他與幾個養魚戶在新店鎮照珠河開始了規模養魚。
2008年,胡松全聯合28戶漁民,成立了營山縣通旺漁業專業合作社,并訂下了“魚兒銷售前餓3天”的規矩,“魚兒賣前3天停飼料,進行拉網鍛煉,同時配合藥物清腸,不僅色澤更好看,而且運輸途中基本沒有死魚的現象了。”魚兒賣相好,銷路自然廣,胡松全說,2010年開始,外地客商開始主動以高出市場價格收購,合作社的牌子逐漸打響。如今,合作社已將生意做到通江、南部、巴中、達州、重慶、成都等地,成魚年產量達60萬公斤,產值700多萬元。
“作為一名殘疾人,我深知殘疾人生活、創業的艱難。”胡松全說,如今,合作社吸納了30名殘疾人,人均年收入6萬元,“未來,胡松全還準備辦制衣廠、養殖家禽,力爭5年內帶動上百名殘疾人就業。”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