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山東省城部分市場出現體內含有呋喃唑酮代謝物和呋喃西林代謝物的有毒“黑魚”。記者采訪獲悉,這種“吃藥”的黑魚系從南方多次倒手購入,不法商販喂藥主要是為讓魚少死,而食用過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的魚,用肉眼是分辨不出的。除黑魚外,警方還從酒店的多寶魚中檢出過呋喃西林代謝物。此類藥物系漁業養殖曾用獸藥,因其難以代謝,長期通過食物鏈攝入人體易引發各種疾病乃至癌癥或畸胎,因此早已被國家禁止使用,故意使用或銷售含此物質食品的人員涉嫌構成犯罪。
喂魚吃藥 能讓魚少生病
今年下半年,食藥監管部門在抽檢中發現多個市場有的黑魚體內含有呋喃唑酮代謝物和呋喃西林代謝物。
歷下公安分局民警告訴記者,“在黑魚里抽檢出來的這兩種藥物都嚴重超標,藥量非常大,有的超標十幾倍。”
今年7月,本報曾報道濟南警方在對一家酒店的多寶魚抽檢時,也檢出了呋喃西林代謝物。警方查扣問題多寶魚10.5噸、疑似禁用藥粉10余公斤。辦案民警告訴記者,使用這些禁藥治療病魚的嫌疑人,根本不會食用他們自己養殖的多寶魚。“這是一種消炎藥,魚在生長過程中容易生病,吃了這種藥,療效好,能提高產量。”民警告訴記者,人食用含有這種藥物的魚,相當于間接食用消炎藥。
記者了解到,魚類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得腸炎。患了腸炎后的魚會停止生長,產量會降低。民警告訴記者,禁止使用的呋喃西林每斤只比常規使用的藥物土霉素便宜10元錢。
養殖多寶魚時喂呋喃西林幾乎成“潛規則”
“有的獸醫店里就有賣這種藥物的,就拿多寶魚來說,在當地養殖多寶魚時添加呋喃西林等藥物,幾乎成了‘潛規則’。”民警告訴記者。記者搜索發現,網上也有不少售賣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的商家,一百片呋喃唑酮只需3到9元。
記者了解到,在多寶魚案中,給養殖戶提供呋喃西林藥物的商家也被檢察院依法逮捕。此外,當地區食藥監局也向涉嫌違反相關行政法律法規、未盡到食品原料進貨把關義務的酒店開出了行政罰款的處罰單。民警告訴記者,這些魚多來自南方,期間多次倒手難以查找源頭。在一起案件中,歷下公安分局民警查到了給超市供魚的中間商,一處商貿公司,發現該公司的貨源來自海鮮市場的一家水產商店。而這家水產店也是自其它地方購入,從南方倒過來,能查實的已倒手五次,而其源頭非常難追查。
警方經過調查,商貿公司在得知黑魚存在問題后,曾將有關部門的鑒定結論告知水產商店的劉某某及其丈夫梁某某,并當即停止進貨。但劉某某夫婦二人仍心存僥幸,為牟取不法利益繼續在其上線人員鄭某處購買含有禁用藥物的黑魚。
有毒黑魚生產來源 正在偵查中
在歷下警方破獲的一起案件中,嫌疑人鄭某是棗莊滕州人,每隔三五天就往濟南送一次“有毒黑魚”,一次送貨就達一千斤。而被警方查獲前,鄭某已往濟南送黑魚三年了,行動中僅現場查扣的有毒有害黑魚價值就達5萬余元。。
民警告訴記者,鄭某不是魚塘主,也是一個中間商。“這種一斤多沉的小黑魚,現在超市里賣到了近20元一斤,池塘往外賣時,只有兩三塊錢一斤。”這些魚幾經倒手,層層加價,有中間運輸環節,也往上加價。”
對于服用了呋喃西林和呋喃唑酮的有毒魚種,記者了解到對于普通市民來說,肉眼難以識別,主要依賴專業的儀器設備進行檢測。省城不少市民建言,有關部門能加大對各大市場、超市的檢驗頻率,及時公示檢驗信息,以避免“吃藥魚”再次流入市民手中。
目前,警方也在對有毒黑魚的生產來源加緊偵查中。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