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羅非魚鏈球菌病近年在我國華南地區肆虐,每年給我國羅非魚養殖產業帶來了重大的經濟損失。如何對鏈球菌病進行有效的防控,是目前水產科學研究領域的一大難點,也是羅非魚養殖市場的熱點。一直以來,通威股份作為一家科技引領水產飼料的龍頭企業,在科研項目經費上投入上更是“上不封頂”。
近6年來,在羅非魚鏈球菌病防控上,100余名研究人員相繼參與相關研究開發工作,累計已投入科研經費1000余萬,開發出一系列科學技術和優質產品。2015年3月31日,通威股份在廣東臺山舉行“全球最先進的羅非魚鏈球菌病防控技術”發布會后,高明通威羅非魚鏈球菌病防控項目隨之啟動。該項目技術的有效運用能夠降低養殖戶因鏈球菌病造成的經濟損失,增強養殖戶對羅非魚的養殖信心,提高養殖效益,降低發病死亡率及減少藥用費用。
今年6月份開始,高明一帶羅非魚養殖區域開始陸續爆發鏈球菌病。云浮新興和肇慶白土區域是羅非魚養殖重鎮,鏈球菌病爆發后,我們對這兩個鎮進行摸牌數據調查,拜訪當地50余名養殖戶,對疾病爆發、死亡率等各項數據進行統計。我們發現發病區域的通威客戶,其羅非魚養殖的發病率在25%左右,發病死亡率在3%~9%之間。而與之相對比的是白土區域,其發病率則達到50%以上,發病死亡率則在10%~95%之間,普遍發病死亡率在30%左右!
發病率減少一半,發病死亡率減少七八成!同樣是羅非魚養殖重鎮,是什么讓這兩個地方的羅非魚養殖出現不同的命運?或許我們能從下面這位養殖戶身上找到答案。
黎洪林老板是新興太平區域羅非魚養殖戶之一,池塘面積14畝,放養7朝羅非魚3萬尾,從4月底開始使用羅非魚鏈球菌病綜合防治技術,并且按照綜合防治技術的要求進行投料和潑灑生石灰改良水質。每月的檢測顯示黎老板養殖的羅非魚抗病能力逐步穩定增長,到目前為止,未出現鏈球菌病發病情況。
9月,我們再次拜訪黎老板的時候,他的魚已經有7兩以上了,黎老板一邊拋網一邊高興對通威技術服務人員說道:“多虧用了你們推薦的羅非魚鏈球菌綜合防控技術,我的魚平安度過了夏季高溫季節,而且一直都沒有停料,每天按照你們的要求投料2%左右,現在周邊還有不少客戶的魚塘在發病,有些魚塘沒發病的客戶也不敢投料了。”
稱重打樣,檢查羅非魚養殖情況
“不僅防控疾病的效率高,而且長勢好。有些塘口的羅非魚大多才3兩左右,我的都可以出魚了,我打算先現出一批羅非疏一下密度,剩下的養到1斤再賣!”黎老板的養殖效果良好,可與之相應的是項目組連續每月定期跟蹤監控的4戶監控點均未發生鏈球菌病,其中除一戶出現5%左右死亡,經確認為愛德華氏菌感染,用藥后得到明顯控制。而在對照區域的4戶監控點,則均爆發鏈球菌病,發病死亡率在30%~50%。最后,高明通威市場作為羅非魚鏈球菌病綜合防治技術推廣的重要區域,采用鏈球菌綜合防治技術,成功的實現了與對照區域相比,羅非魚鏈球菌發病率降低10%以上。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