獐子島曾因一紙公告核銷上億蝦夷扇貝,上演資本市場年度大戲“扇貝去哪兒了”。迷霧重重的獐子島承受的巨虧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股東凈利潤扭轉乾坤,三季度業績報告將對“凈利潤”數字背后的真相一探究竟。
獐子島三季度報告顯示,獐子島前三季度扭虧實現股東凈利潤342.67萬元,但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巨額虧損1.02億元,同比降幅794.31%。
公告稱,初步扭虧的主要原因是公司“開源節流”,且加強了海洋災情的控制。其非經常性收益的主要來源是災害保險賠款與政府撥款,主營“賣大蝦”水產品業務盈利能力持續巨虧。并且獐子島于2014年,巧用“財技”減少房屋設備折舊費用,也使今年扭虧得益。
營業外收入“節節高”
即使三季度股東凈利潤扭虧,但獐子島主營業務的盈利能力尚未改善。其涉及“賣大蝦”主營水產養殖業務的12家子公司中,有8家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虧損,程度最高的一家子公司上半年直面803.1萬元虧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占總收入比重持續走低,“靠天吃飯”的保險賠款與政府補助,逐漸成為創收主力軍。
經《第一財經日報》梳理財報數據,獐子島營業外收入占總收入比例遞增,逐年漲幅多次翻倍。第三季度營業外收入首次達到8648.19萬元,同比增長461%,再創新高。2014年度扣除因冷水團災害核銷的蝦夷扇貝7.34億元,其營業外收入占總收入比例仍高達65%。獐子島非主營收入逐年遞增,其構成部分主要是保險賠款與政府補助。截至2015年三季度,獐子島已經確認收入的保險賠款為1557.2萬元,獲得政府補貼為3907.91萬元。
三季度一則獐子島受13級風災的消息再次引起了大眾關注,投資者紛紛擔心黑天鵝事件再度醞釀。9月8日獐子島于復牌前日,發出公告稱其養殖基地長海縣獐子島鎮發生大風氣象災害,瞬時極大風速達到38.0米/秒,風力等級為13級,災害力度經大連市長海縣氣象服務中心證明,本次大風公司應獲得風力指數保險賠償限額為1.2億元。
截至發稿日,獐子島并未披露此次13級大風帶來的損失以及賠款進度。獐子島稱,“目前公司各項生產經營穩定有序,由大風造成的損失將通過保險得到有效控制。”本次索賠金額將會使今年收入再次因“靠天吃飯”的保險賠款增加。獐子島2014年與2013年風力指數險受災獲賠分別是3100萬元、2317.5萬元。
由于”賣大蝦“水產品養殖業受天災影響敏感,獐子島近年來通過大力投保,來控制災情帶來的損害。2015年上半年,獐子島支付的保險費用達1701.31萬元,同比增長67%。獐子島于第三季度再次對《海水養殖風力指數保險保險單》進行了續簽。然而投資者并沒有走出扇貝“游走”的陰霾。9月8日,風災賠保公告發出后,獐子島復牌即遭遇三天跌停。
值得一提的是,獐子島在三季度承諾,年底扇貝不“絕收”。公司于10月21日完成了年底未采捕底播蝦夷扇貝的抽測,抽測結果顯示扇貝尚不存在減值的風險,且2014年底受災核銷的扇貝已捕撈完畢。本次秋季抽測過程歷經17天,抽測范圍達124萬畝海域,去年同季抽測耗時27天,抽測海域范圍105.64萬畝,抽測結果為扇貝“跑路”,損失7.34億元。
除了保險賠款以外,政府補助占據了獐子島營業外收入另一大席位。2014年度獐子島收到的政府補助4017.29萬元,同比增幅155%,今年政府補貼款呈現上漲的趨勢。同樣從事水產品養殖行業的東方海洋去年獲得的政府補助為2068.47萬元。由于部分政府補助進度審核日期在年底,更加詳細的項目補助情況將會在2015年度報告中揭曉。
巧用“財技”
除了非主營業務收入成為扭虧主力軍,獐子島曾變更的“財技”,也為扭虧助推。獐子島于去年進行了折舊期限延長的財務變更,該“財技”直接導致當年利潤總額被增長1213.95萬元。今年仍然沿用該會計估計,折舊費用處于調減后的水平。
公告稱,獐子島貝類加工中心及中央冷藏物流公司的部分房屋設備折舊年限延長。折舊年限分別從20年、10年、5年,延長雙倍為40年、20年、10年。固定資產的年折舊率因折舊年限變更而下折50%。下折年折舊率帶來的直接影響是當期折舊費用減少,利潤總額增加。去年因財務估計變更使公司總利潤“被增長”,然而該項財務處理并未改變扇貝“跑路”帶來的巨額虧損。
一位審計從業人士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稱:“短期內,延長折舊年限的確能夠通過減少折舊費用實現利潤總額增加的目的。從長遠來看,固定資產折舊總額不會改變。”固定資產占總資產比重較大平均超過45%的鋼鐵行業,調減折舊費用減少對利潤的杠桿作用將會更加明顯。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企業經營領航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