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已經是霜降節氣了,可北辰區西堤頭鎮辛侯莊村的益多利水產品養殖專業合作社依然是一番忙碌的生產景象。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讓合作社打破了季節限制,通過反季節養殖新品種,讓社員們快步走上增收路。
在益多利水產品養殖專業合作社,十幾名養殖戶正聚在鱸魚養殖池塘里撒網,一網下去,捕上來的鱸魚個個活碰亂跳、體態健壯,平均體重都在六、七兩,這并不是要出塘上市,而是趕在入冬前轉移到新的工廠化養殖車間,反季節喂養。合作社負責人張建宇說:“冬天外塘的水質比較難控制,而且溫度也達不到就不生長了,長勢也會掉膘,所以咱們倒入溫棚,溫棚里不僅水質可控,而且長勢也不會影響。”
鱸魚肉質鮮嫩、營養豐富,是市場上比較受歡迎的水產品,價格也較高,養殖前景廣闊。不過,本市傳統的露天池塘很難養殖成功,因為水溫要維持在二十五攝氏度左右,到了秋冬季節,池塘水溫大幅下降,鱸魚會停止生長甚至掉膘,一旦水質出現問題,還有大面積死魚的風險。而今年,隨著北辰區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益多利合作社高標準建起了十六座單體面積兩畝的工廠化養殖溫室,鱸魚的越冬難題迎刃而解。
走進養殖溫室,一股暖流立刻撲面而來,這里的池塘都是水泥砌筑,并裝有水循環處理、增氧機等設備,車間頂部都是玻璃采光板,墻上的溫度計指向了二十五攝氏度,正適合鱸魚生長。張建宇說:“現在就屬于反季節的了,正常的話鱸魚在(明年)三、四月份就可以陸續上市,鱸魚現在的價格十幾塊錢,到哪個時候應該在二十塊錢左右。整個養殖過程中咱們是結合溫棚和外塘的養殖,除去成本我們效益能提高到百分之二十左右。”
益多利合作社是北辰區規模較大、技術較為成熟的水產養殖專業合作社,目前共有社員五百名,輻射養殖水面近三萬畝。今年四月,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投入使用,讓合作社第一次實現了南美白對蝦蝦苗繁育自給自足,社員們再也不用跑遠路去外地采購蝦苗,增收效果顯著。社員劉繼東說:“今年咱所有自己培育的蝦苗,發病率比一般外邊進的蝦苗要低得多,成活率高,養殖周期短半個月、產量高、個體大,比往年一畝地增產一百多斤到二百斤,增收一千到一千五百塊錢吧。”
在這個基礎上,合作社進一步引進了更多增收新品種,目前,溫室里除了養殖鱸魚,還有熱帶觀賞魚等多個新品種,今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實施,將使養殖戶“冬閑”變“冬忙”,快步走上增收路。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