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蝦至少有15年了吧!”王龍笑著說。?谑虚L流鎮的王龍是個地地道道的蝦農,開始從事水產養殖時他就忙活著一心養蝦,十幾年的時間,他經歷了南美白對蝦在海南風風火火的全盛時代,當然也承受著如今對蝦養殖業的寒冬。在長流王龍算是較早的一代蝦農,因而在當時,海口的養殖戶前來向王龍取經的人絡繹不絕,也正是因為這樣王龍的口碑在附近地區叫得很響。如今蝦情低迷,很多海南的養殖戶自發改傳統高位池為小塘模式,王龍也是其中之一。優異的養殖效果在新港村不脛而走,讓王龍成了新港村的“明星”。
小塘養殖在海南走俏
近年來,在海南很多高位池養殖戶紛紛改造傳統高位池為1-2畝的小塘養殖模式,而王龍自己在前兩年也開始改為小塘養蝦。相比傳統高位池,小塘養殖有換水量大、增氧均勻等特點。據了解,王龍的養殖場靠海,取水方便,海水摻少量井水直接入塘,蝦塘平均在2畝左右,對此王龍解釋說照比常見的4-5畝大小池塘,小塘養殖有三個明顯優勢。
其一風險小,部分蝦苗發病不會造成大規模的蝦苗病害;
其二易管理,池塘變小了,人工管理時能夠照顧到更多方面,讓養蝦變得更加細致;
其三產量大,小塘養殖雖然池塘水面小,但是由于管理上的優勢使得放苗密度照傳統高位池更大,反而間接提高了對蝦產量,而且在投料、漁藥使用上都因為水面減小而提高了效率,使得對蝦的長勢也更好。
對于小塘養蝦在蝦病這一方面,王龍補充說:“常規情況下,養殖戶發現蝦苗染病了,為了控制局面往往會排塘,如果顯效不理想那么造成的經濟損失難以估計,而使用小塘養蝦,由于塘規模小,出現患病蝦可以選擇不排塘,暫養一段時間后部分蝦苗或許有可能回復活力,一旦形勢依舊不好再排塘也不會造成很大影響!彼X得,這也是蝦農自發選擇改小塘養殖的原因。
補水加增氧缺一不可
在小塘養殖模式的基礎上,海南大學養殖專業出身的王龍對如何養蝦也有自己的見解。8月末王龍的中造蝦出塘,30畝的蝦塘出蝦在三萬斤左右,而這在今年蝦情遇冷的海南絕對算是喜人的成績。高位池養殖高密度是一大特點,以王龍的蝦塘為例,放苗密度就在50萬每口塘,在王龍看來高密度養殖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增氧和換水。
換水方面,以王龍早造蝦放苗為例,當時海南的天氣反常,臺風帶來的強降雨、低壓高溫,導致對蝦應激反應頻繁,王龍覺得,在惡劣天氣來臨之前最好換一次海水,并作改底處理。平時養殖作業中,定期檢查水質,根據水質及時調水、補水、換水,養殖前期補水為主,后期大量換水。增氧方面,由于每口塘養殖密度較高均在50萬上下,所以平均每口塘放置有五臺增氧設備,王龍說:“高位池高密度養殖溶解氧最為關鍵,基本上除了投料,全天候24小時增氧機全部開放!
好苗才能出好蝦
對于出好蝦的方法如何把握,王龍一方面覺得要靠養殖戶經驗,另一方面他覺得優質的苗種也十分關鍵。以往王龍發現,不少養殖戶在對蝦大規模的排塘、絕收面前往往心里發慌,從而開始異常著急,不思考而是四處詢問哪家的蝦苗長得快、長得大,然后買苗、放苗,但效果甚微,養蝦陷入“死循環”之中。王龍覺得蝦苗是養蝦很關鍵的一環,在這方面蝦農不僅要有自己的判斷,而且要肯花時間,肯思考。
大廠家大品牌的蝦苗是王龍一直以來的首選,王龍介紹海南海壹有限公司的蝦苗在他多年養殖作業中表現非常優異。早造、中造投放海壹蝦苗后,中造蝦不僅沒有絕收的現象而且出蝦成功率在6-7成,大小在45頭上下,畝產1000斤左右。在其他方面,王龍比較青睞功能性飼料,認為功能性飼料是未來用料趨勢,且照比單一飼料功能性飼料安全、穩定、對蝦病也有預防效果。
現在王龍的養殖場雇傭了7、8個工人,勞作的閑暇,王龍會和他們拉拉家常,喝喝酒。王龍打趣自己是個“不專心”的養殖戶,他說:“一個養殖戶,你只會養蝦根本不行,你得自己做電工、鉗工、水道工!”。話著實在理,一個養蝦人除了要懂養蝦,360行門門手藝都要略知三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