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日霜降來臨,冷空氣南下,今年的河蟹交易已經逐漸接近尾聲。受天氣因素影響,今年河蟹上市規格普遍偏小,而且產量較少,預計整體產量較去年下降近一成。
文/寧波天邦 谷龐華 張慧博 胡家軍
2015年全國河蟹市場銷售概況
隨著近日霜降來臨,冷空氣南下,今年的河蟹交易已經逐漸接近尾聲。由于受厄爾尼諾效應的影響,今年暴雨、低溫、光照不足等因素對河蟹養殖的影響較大,前三次蛻殼均有不同程度的傷亡,特別是質量差的苗種傷亡更大;第四次蛻殼正值梅雨季節,雨量較大,部分地區遭遇強降雨,澇災嚴重,勢必影響河蟹正常生長;而下半年雖然沒有遭遇長期持續的高溫天氣,但由于放養密度的增加和養殖生態環境上客觀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再加上前期養殖基礎不是太好,以及部分地區河蟹病害發生較嚴重,尤其是興化地區“水癟子”肆虐,河蟹死亡率也高于去年,導致今年河蟹上市規格普遍偏小,而且產量較少,預計整體產量較去年下降近一成。
今年中秋節比去年晚了20天,9月份河蟹上市價格水平較低,中秋節前河蟹整體價格走勢呈低開高走態勢,大規格蟹由于數量較少,價格漲幅較大。中秋、國慶節后,河蟹價格適當下調后保持平穩態勢。根據高淳、興化河蟹市場情況,今年呈現的趨勢是:河蟹總體價格上漲,規格差決定價格差,規格越大價格越好。
據統計,目前河蟹總體價格比去年上漲約20%~30%。其中,大規格河蟹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40%~50%,3母的110~120元/斤、4公的50~68元/斤;中規格河蟹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0%,2.5母的50~75元/斤、3.5公的35~45元/斤;小規格河蟹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1.8母22元/斤、2.5公的18元/斤。雖然河蟹價格走勢主要由市場供求關系確定,但總的供應量和供應結構已基本形成,而市場需求量有不確定因素存在。由于多年來的推廣普及,河蟹已進入尋常百姓家,消費潛力十分巨大,因此今年河蟹總體價格水平高于2014年(圖1、2)。
圖1. 2012-2015年興化安豐國蟹市場行情變化圖(4公)
圖2. 2012-2015年興化安豐國蟹市場行情變化圖(2.5母)
前期市場上銷售的河蟹主要來自興化、高淳等主產區地,隨著陽澄湖、固城湖、洪澤湖、安徽等湖區和養殖主產區的河蟹陸續上市,河蟹市場進入上市高峰期,價格漸趨平穩;而10月下旬,興化等地河蟹銷售將進入尾聲,市場上河蟹數量逐步減少,而且河蟹已經進入最佳品嘗期,市場消費需求又將迎來一波增量,預測后期市場價格將會有一小波漲幅。
雖然今年河蟹價格有所提升,但這并沒有影響消費者的購買熱情,早在8月份開始,實體店和電商就已經迫不及待的開售河蟹的蟹券,而且電商平臺成為今年河蟹的主流銷售渠道。前有“中國蟹庫網”、特色中國南京館螃蟹網,今有天貓、京東、蘇寧易購以及微信等電商平臺均加大了河蟹網上銷售的力度,河蟹的消費需求比去年大大增加,在河蟹產量略有下降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了河蟹價格。隨著物流體系不斷完善、品牌電商平臺發展和網上購物消費習慣形成,河蟹網上銷售市場總量在穩步增加,據不完全統計,今年近三成河蟹產品通過線上網絡銷售渠道,采取“線上下單,線下提貨”的O2O模式,價格比實體店要便宜,也為消費者提供便捷的購物渠道與切實的消費保障。
河蟹第一縣——興化2015年河蟹養殖市場行情分析
縱觀今年河蟹主養區的銷售情況,同為全國矚目的興化、高淳市場,同規格河蟹價格卻差距甚大,興化售價整體低于高淳市場(圖3、4)。以大規格河蟹4公為例,中秋前,高淳市場河蟹價格穩中有升,基本在60~86元/斤之間波動,而興化河蟹價格卻有所下降直至國慶后才漸趨穩定,價格在43~68元/斤;高淳市場雖在中秋結束后價格急劇下降,且經歷大起大落,但河蟹價格整體偏高,平均高出興化25%左右。
圖3. 2015年興化與高淳河蟹市場行情比較(4公)
圖4. 2015年興化與高淳河蟹市場行情比較(2.5母)
同等產量比規格,同等規格比品質!河蟹養殖大環境下,作為“中國河蟹第一縣”的興化經過多年的發展變化,其日積月累的養殖問題也逐漸突顯出來。
首先,放養密度增加,河蟹規格小。今年興化地區河蟹養殖模式略有調整,畝放養密度增加200~500只,普遍達到1000只,有的養殖戶甚至高達1500只。放養密度雖然增加了,但是養殖戶的養殖理念卻并未得到改善,配套的增氧設備也沒有增加,而且日常水質管理仍然停留在舊觀念當中,如河蟹活動加劇以及對水中鈣等的大量吸收引起的水體渾濁。
其次,天氣反常,雨水多光照少,水中溶氧跟不上。池塘河蟹相對去年來說密度加大,對氧氣需求更甚,但是受到連續陰雨天氣的影響,池塘溶解氧相對去年來說更低。而池塘沒有配套增氧機、晚上加水時間又不夠,導致溶解氧跟不上,河蟹攝食差,從而造成河蟹體質差、抵抗力弱,大量吃不掉的殘餌也會污染水體。再者陰雨天氣多,水草生長差,腐爛的多,在同河蟹競爭溶解氧的同時也會滋生細菌病毒,產生氨氮、甲烷等有害物質。
再次,興化地區老的銷售模式,河蟹育肥關鍵時期卻急于搶中秋國慶假日早上市,規格小,品質差。不少前期發病多的河蟹塘口擔心后期河蟹趴塘,急于大量出蟹,這對市場有一定的影響,不少池塘河蟹規格小的人因此有些恐慌,也急于上市;而正常的大規格河蟹塘口想賣高價蟹,也乘機上市,結果池塘河蟹每天都被折騰幾遍,嚴重影響育肥。等到9月底、10月河蟹降價之后,賣蟹少了,蟹生活不受影響了,但是氣溫破天荒的一直居高不下,白天河蟹早早的就上岸,不上岸的也圍著池塘打轉,飼料和凍魚投喂下去,河蟹吃的少,營養積累差,育肥效果自然也差。
最后,河蟹蟹苗種質退化,興化前期“水癟子”發病轟動全國,這對興化河蟹品牌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勢必影響其售價。
總之,從養殖層面來說,興化區域養殖模式近十年來基本沒有多大的變化,對水的依賴程度很大,其他區域相對難復制,這是興化河蟹養殖模式高效益的一個亮點。但是近年來、天氣環境變化多端、養殖環境日益惡化,政府今年出臺的禁止向溝渠放水排草的措施進一步將興化的水源優勢弱化。從市場競爭層面來說,其他主養區河蟹養殖模式日新月異,如高淳等地產量高、套養品種效益高的青蝦套養模式,或者規格大、品質好、產量高的湖北區域,大規格河蟹畝產能夠達到兩百多斤。若不摒棄舊觀念,改善河蟹養殖模式,興化的河蟹優勢將不復重來。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