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天貓全球狂歡節(Global shopping festival)全面拉開戰幕,大伙又蹦又跳,搞得像過大年似的,在如今這個娛樂至死的年代,誰也不愿意死氣沉沉的過活。一時間線上烽煙四起,紛紛傳來捷報:18秒破1億、1分12秒破10億、12分28秒破100億、13分59秒破300億……可見中國的電商文化已經深入人心。(小編強烈建議國家將雙十一定為法定節假日以促進內需拉動GDP)
而引爆這場盛宴的,是馬云在10月13日在杭州西溪園區舉行的2015年雙十一啟動儀式上,拍下了天貓生鮮電商的第一單——一條重達68公斤、標價38888元的日產藍鰭金槍魚,這一熱點事件也成為天貓“雙十一”營銷活動的開篇。
人們紛紛猜測其背后蘊藏的信息:今年阿里巴巴將把拓展重點轉移至生鮮品,而馬云前期的一系列舉動確實也證實了這點。今年天貓喵鮮生與全球25個國家、近百家生鮮協會和政府機構的代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生平臺商品數量超過10萬個,涵蓋了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備貨總量達數千噸。而今年首次入華的有美國小龍蝦、阿拉斯加黑鱈魚、俄羅斯鮮活帝王蟹、加拿大鮮活超大龍蝦等水產海鮮。(吃貨們是不是已經感到隱隱的幸福了)
很明顯,中國人對國際生鮮產品的需求日益旺盛,對國際產品的認可度越來越高,網購的習慣也慢慢培養起來,萬惡的資本主義怎么可能坐事不管,紛紛搶灘遠東,瓜分這塊蛋糕。我們回顧一下阿里的生鮮布局,2013年成立喵鮮生生鮮平臺,首先打響第一炮的是“美國西北車厘子”,此后阿拉斯加帝王蟹等高檔海鮮的預購。去年,國內的獐子島通過喵鮮在雙11當天售出了9萬只加拿大龍蝦,以1200萬的銷售額勇奪頭籌。隨后,線上不斷會出現各種生鮮爆品,似乎預示著生鮮領域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據全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3年生鮮電商的交易規模是130億元。到2014年,交易規模超過260億元,而僅今年上半年,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已達到320億元,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今年的生鮮產品也稍有變動,以海鮮為例,參加雙十一的海鮮產品大概有230多個(搜索詞條結果),一般是利潤比較高的進口高檔產品,銷量第一的是三文魚,其次是北極甜蝦,而當年以預購名噪一時的帝王蟹、龍蝦的表現不溫不火。吃貨們都想在這令人腎上腺激素的日子里嘗嘗鮮兒。
在賺足了眼球的同時,電商也表態,玩生鮮真是個燒錢活,別看爆品賣得火,多是虧本的買賣,打折賺人氣的活動要達到一定銷量才有獲利,不然就只是花錢賺吆喝。但做為企業來說,緊貼熱點與潮流,花點錢做為廣告宣傳也是很值得。雙11當天喵鮮生銷量就占據了生鮮電商整年銷量的半壁江山,一年才一次機會,何樂而不為呢,電商考慮的是更為長遠的商業布局。
雙十一之后緊跟著的就是圣誕節和新年,無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圣誕節已然是一個全球性的娛樂節日,你過也得過,不過也得過,生鮮電商是絕對不會放過每一個機會的。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獨家報道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