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大中華區總裁、嘉吉谷物韓國區的總裁安博泰
很高興見到你們,我代表嘉吉我要感謝國研中心邀請我們參加這次非常重要的糧食與食品安全戰略峰會,首先先講一講面臨的一些挑戰,然后再講一些我們可能的解決方案。
首先看一下我們的挑戰,我們面臨很多挑戰,但是我們并不是一個悲觀主義者,我們相信無論是什么樣的挑戰政策還是支持創新,我們擁有所需要的資源,只要我們聯合起來,應對這些挑戰,這些挑戰是非常嚴重的,首先是營養不良,現在全球還沒有取得很大的進展,每天大概有10億人,晚上睡覺的時候卡路里攝取不足,作為世界公民盡管是有一些進展,但這些都是我們不能忍受的,因此必須關注這些問題。而且還有人口的增長,我們都知道現在是70億人口,但是在這個世紀,人口會增長到80%,60億到110億,這是另外一個挑戰。光想數字是有一些嚇人,但我想我們是有充足的資源來應對這些挑戰。而且收入也在增加,我們都同意,隨著收入的增加是好事,但膳食偏好也會發生變化,人們希望消耗更多的肉、蛋白質、蔬菜、油、糖,但我們預計2050年我們的產量必須要提高45%,肉類產量要提高75%,谷物產量提高75%,這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挑戰,避免未來產生一些結構性的問題。
還有城鎮化,到2050年超過70%的世界人口都會生活在城市,所以農民現在正在向城市移動,產量降低了,他們也變成了食品的純消費者,我想在中國有非常好的例子,我們怎么迅速的來解決這個挑戰,中國在過去三十年一直在進行城鎮化的過程,但同時盡管有一些農業上的問題,但是中國還是足以應對充足食品或者說糧食安全的挑戰,所以現在中國食品已經有盈余,中國現在已經能夠應對這樣的挑戰,也是證明我們是能夠做到的。
糧食浪費,也很多的數字,比如說谷物產品每年的浪費,是美國玉米產量的谷物每年是浪費的。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這個問題非常的嚴重,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從貿易壁壘,有一些產品無法從生產者到達消費者,無法及時到達,應該有貿易壁壘,可以由非常簡單的解決方案。比如說更好的收儲能力,為小農提供更好的收儲能力。在這些供應鏈各個環節,政府、業界、協會、非政府組織都有機會能夠一起合作,改善這些問題。
食品生產還面臨可持續發展的問題,今天早上我們談到了水,我們有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在北美,以及北美的西海岸和東海岸,中國也有這方面的問題。我們說到人口的增長和對肉的消費越來越高,那么要生產一公斤的肉,需要的水是一萬五千升,很多人生活在城市,很多人變的更加富裕,他們需要序號這么多的肉,我們沒有辦法改變這個趨勢。在非洲沒有水資源的短缺,但是在經濟資源方面不足,需要結構調整,我想這應該也是未來解決方案的一部分。還有可持續性的挑戰,在華北人均水資源的數量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為這也會影響中國的糧食產量和中國的貿易政策,所以必須要應對這方面的挑戰,為什么會是這樣,因為中國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機械化的農業,密集型的農業。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農業國,也是世界上化肥的第一使用國,但如果你再看一下數據,非常有意思的情況。全球平均的豐收耕地的使用是60%,但中國用的是120%,而且中國的出產量在可耕地上面的單產要提高20%,需要比美國多化肥50%的資源投入。所以可以通過很多的機制來改善,比如說作物的輪種,這就意味著中國在農業生產的濃度上遠遠增加,能源的消耗上也是遠遠增加。再一個想到的是玉林的保護,我們聽到很多巴西玉林保護問題,每年還在大量的損失熱帶玉林,包括土壤的流失,此外很多的農民包括NGO和一些產業共同的來努力阻止巴西熱帶雨林的減少。過去十年中熱帶雨林減少已經放緩,或者達到穩定的水平。另一個地方秘魯他的熱帶雨林減少是高于巴西,所以還要解決其他地區的熱帶雨林迅速介紹的問題。
最后看一看解決方案是什么,要向大家明確解釋什么樣的解決方案是正式的、很難的,我們有一些比較優勢的,其中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案例是在阿根廷,事實上是在大宗大麥生產方面全世界效率最高,他們向巴西出口他們的大麥,而巴西又把高粱出口到阿根廷,同時巴西向中國出口大豆,對中國利用土地效率很高,通過進口而不是自己生產,可以把自己的土地用到其他種植當中,這必須意味著有開放的貿易,明確貿易規則,對于有一些國家可能是進口國,對他們來說必須要向世界開放大門。事實上有一些國家是嚴重缺乏相關的糧食或者說肉類產品,而這個世界必須要通過開放的貿易,才能滿足這些國家的糧食和肉類的需求。
同時我們還需要讓小的農場主更好的發展,小農也是解決方案的部分,真正解決問題的不是大農場主,而是上億的小農,他們能夠更好的獲得資本、更好獲得培訓,我們應該為這樣小農提供解決方案,同時還要實現非洲的潛力,這不是非常新的話題,通過各種方式幫助非洲發展,再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全球的糧食安全問題。同時也要擁抱新的技術,之前我們經常提到我們不應該害怕技術,我們應該擁抱技術,讓技術幫助提高產品質量產量更好服務于我們的消費者。同時我們也不應該由于媒體上有一些不正確的報道,而不站出來向公眾解釋問題,或者說技術真實的全部的內容。在這兒有兩分鐘視頻跟大家分享,也是關于糧食安全的問題,兩個月前開始了中國的相關項目,在這兒跟大家講的是我們怎么和NGO、智庫以及主要的糧食公司進行共同合作做這樣一個中國的學習之路,到了中國各地來進行項目的研究。
我覺得有這樣的學習之旅是非常好的想法,在中國了解中國安全的現狀,事實上很多中國的農民在種有機的大米,向一些大的農業產品的公司供貨。作為一個私營公司,我們不可能與世隔絕,必須要把外邊人的技術貢獻納入到我們公司當中來。事實上我們可以做出更大的努力,做出更大的貢獻,因為我們這樣一個公司能夠在不同的國家參與他們的發展。事實上大家都很友好,而且他也非常積極的參與項目之中,在項目中共同努力。我是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學者,在全國的范圍內有很大的一些項目,在城鎮化的過程中事實上我們能夠向相關人士參與城鎮化過程中,在農業發展模式轉變過程中直接的跟他們溝通,從這個過程中我們作為企業也學到很多這方面的進展。事實上這個行業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事實上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會和這些企業,和大家一塊兒發展,來了解如何向我們這些人口提供他們足夠的糧食。事實上我們到中國來,我會非常熱愛這個國家一切的事物。
在這兒并不是說要幫大家立馬解決問題的方案,主要是通過這樣一個項目聽一聽各種不同的聲音。最后我想跟大家提一下,我們在這個項目當中,發現了一些具體的趨勢,首先電子商務發揮了在中國新的農業發展當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也是世界上最快的發展電子商務的市場。此外城鎮的農業的種植,在中國可能現在還沒有吸引太多的注意力,但這個的確發展的非常快。此后我們對于中國的承諾仍然會繼續下去,我會繼續和中國政府共同合作,將我們的一些見解和中方進行分享,通過培訓、教育以及包括畜牧的操作和實踐的分享,來幫助中國的農民發展致富,同時我們也會進一步對消費者進行宣傳和教育。讓他們更好的知道如何的來節約糧食等等一些做法。謝謝!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