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前沿》作為第六屆“全國石斑魚類繁育與養殖產業化”論壇的協辦單位,在會議期間采訪了論壇的主辦單位——海南省南海魚類種苗協會會長蔡春有,聽其講述石斑魚養殖產業在過去一年中的變化。
變化一:西線繁養漸成氣候,與東線平分秋色
由于海南對蝦養殖成功率較低,加上去年年初石斑魚價格高企,不少對蝦養殖戶轉養石斑魚。海南西線如樂東、東方、昌江、臨高等地,原本擁有大量的對蝦養殖池塘,以及城市開發進程慢于東線,現在逐步成為了石斑魚養殖區域。據蔡春有估計,以前東線的石斑魚養殖量會占到全島的70%-80%,今年其比重可能會下滑至60%,而明年,西線的石斑魚養殖量可能會與東線持平,甚至超過東線。
苗種繁育方面,西線也占據了同等的地位,目前石斑魚的育苗產業集中在三亞、樂東、昌江、東方等西線區域,以及文昌這一傳統的育苗區域。“西線的池塘比較多,規模大,現在西線的石斑魚繁育量跟東線差不多了。”蔡春有說。
變化二:產業部分轉移至粵西,不會影響海南地位
現在也有部分海南業者在粵西地區從事石斑魚的繁育及養殖,蔡春有表示石斑魚在新環境下的各方面綜合指標都會優于傳統養殖區域,因此能吸引業者前往投入生產。但他同時認為,海南作為石斑魚產業核心區域的地位不會發生改變。
“全國大部分的種魚在海南、大部分的育苗從業者在海南、大部分的養殖及成品魚收購商業在海南,海南有自然環境的優勢,以及產業鏈完善上的優勢,不大可能會發生產業鏈整體遷移的現象。”
變化三:推出多個新品種,有望取代現有品種
雜交新品種珍珠龍膽在短短幾年內,已成為海南最大養殖量的石斑魚品種,據悉可能占了全島70%-80%的養殖量。蔡春有分析認為,珍珠龍膽能迅速成為主養品種,得益于其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較強的優勢。
“養殖戶偏向于生長速度快的品種,這樣養殖風險低,資金流通速度快,就比較有機會獲取較高的收益。”因此,蔡春有表示如果企業推出新品種,大抵可以主要考慮上述的兩個優點,尤其是生長速度。
蔡春有所在的海南晨海水產有限公司正在向市場推出龍鼠斑、杉虎斑、金錢斑以及銀龍石斑和龍膽的雜交種,其中龍鼠斑是龍膽和老鼠斑的雜交種,體型像老鼠斑,而花紋像龍膽,最明顯的優勢是該品種一年可以養到3斤,老鼠斑則只能長到5-7兩;該品種將有望取代老鼠斑。杉虎斑是杉斑和老虎斑的雜交種,可以取代老虎斑。銀龍石斑和龍膽的雜交種,生長速度可能優于珍珠龍膽,也會是一個潛力品種,但據悉銀龍石斑產卵時間短,且卵量少,將是其推廣的主要限制因子。
變化四:價格平民化時代來臨,產業步入轉型期
目前2斤以上的珍珠龍膽價格為20元/斤左右,處于歷史最低位。一方面是曾經的養殖暴利時代結束,另一方面石斑魚漸成為平民魚,消費市場有望進一步擴展。蔡春有認為,現在是石斑魚的轉型階段,從業者要漸漸接受石斑魚“低價”的新常態。
“以后要靠提高綜合管理水平來賺錢,不能再想著有機會能獲取暴利。”蔡春有表示從業者要有意識朝健康有序地方向去發展,提高食品安全及環保方面的共識,讓消費者能更加認可石斑魚。而且,協會也計劃明年邀請一些專業人士,對行業遇到的病害等問題進行會診,以找出解決方案。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