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泰晤士報》網站12月12日報道,“幫個忙吧,”在霧霾籠罩下的北京城,一對中年夫婦央求道。他們在迫切地尋找治療嗓子疼的抗生素。“你得有醫生開的處方,”藥房的女售貨員回答道。不過最終,售貨員還是拗不過這對夫婦,把藥賣給了他們。望著這對夫婦手拿藥品離開的背影,她嘆了口氣說:“中國人抗生素吃得太多了。”
報道稱,在人類用藥物和畜牧業養殖方面過量使用抗生素,令中國成為“后抗生素時代”的“爆心投影點”。細菌的耐藥性越來越強,能夠用于治療的抗生素也越來越少。
日前,中國研究人員在動物和人身上發現了一種細菌基因,能夠令大腸桿菌等細菌對多粘菌素——能夠治療多重耐藥感染的終極辦法之一——產生耐藥性。這算是迄今為止最令人擔憂的發現了。英國《柳葉刀》雜志11月刊登的一篇報告稱,不能低估多粘菌素抗藥性對人類健康所產生的影響,報告還警告人們,再這樣下去,無藥可救的噩夢恐會成真。
英國首相戴維·卡梅倫近日說:“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將面臨一個無法想像的景象,即抗生素失效,人類回到醫學的黑暗年代。”
對多粘菌素表現出強耐藥性、被稱為MCR-1的細菌基因的發現震驚了全球醫學界。但對于那些專門評估抗生素濫用帶來的破壞性后果的中國科研人員來說,這卻是在意料之中。
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應光國說:“這是無法避免的,我們見過太多耐藥性細菌,這在牲畜養殖場所十分常見。我們經常能發現耐受三種以上抗生素的細菌。”
報道稱,作為全球最大的抗生素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人用掉的抗生素占全球總量的近一半。應光國說:“中國人把抗生素當維生素,無論是感冒發燒還是頭疼腦熱都會用抗生素。”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說,如今抗生素泛濫的現狀要歸咎于一個被醫生開藥回扣占其薪水大部分的事實搞得亂七八糟的醫療系統。
《柳葉刀》雜志上發表的文章的合著者汪洋(音)說,他們之所以進行這項研究,是因為2013年上海一家養豬場被發現抗菌劑使用率很高。汪洋說,巴西、墨西哥、日本、馬來西亞和印度也在動物飼料中使用抗菌劑。“這些國家很可能也存在這種抗菌劑耐藥基因,只不過他們尚未做相關研究或是進行危險性評估。”
報道稱,怎么形容耐抗生素超級細菌所帶來的威脅都不為過。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陳馮富珍說,超級細菌的出現恐預示著現代醫學的終結。
首先,如果藥品失效,世界會重新回到普通感染便可致命的黑暗年代。從髖關節置換手術到癌癥化療,預防性抗生素都起著關鍵作用。沒有了抗生素,手術風險就太大了。細菌出現耐藥性符合達爾文進化論,即細菌菌株的耐藥性會自然出現。減緩這一進程的唯一方法就是盡可能少地使用抗生素。
報道稱,此外,對于由病毒引起的感染或疾病的治療,可以說絕大多數抗生素的使用都是不必要的。患者經常主動要求使用抗生素,把抗生素看成是萬能藥。扭轉人們的這一錯誤觀念相當重要,但正如中國的情況所顯示的,這是件極端困難的事。
最后,人類正面臨可替代失效抗生素的新抗生素缺乏的窘境。因為抗生素利潤微薄,制藥公司已經停止研發新抗生素。使用新抗生素必須相當謹慎。而如要走出這一絕境,給大型制藥公司撥款補貼恐怕將是唯一途徑。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