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晉江漁民在后渚港附近海域網獲一條“怪魚”,經鑒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鱘。今日下午2時許,在仙石邊防派出所官兵的護送下,將這條中華鱘被放歸大海。
今日上午8時許,晉江市陳埭鎮海尾村漁民許氏夫婦在后渚港附近海域捕魚,網獲一條尖嘴、長方形的“怪魚”。許某說,他捕魚二十幾年了,從沒有見過這樣的魚,村民也都說沒有見過這種魚。
許氏夫婦捕獲的這條“怪魚”,身長約50厘米,吻尖而突,口在腹下呈“一”字形,背部有菱形骨板,口前有觸須,背部還有一條類似“電線管”的東西。
9時許,在海尾村許先生家門口,很多村民聞訊趕來看這條體表黝黑光滑、身子細長的“怪魚”。許先生擔心“怪魚”會因為缺氧而死亡,就把它放入通有氧氣的紅色塑料桶中保護。
有圍觀的群眾說這很可能是受國家保護的珍貴魚類,于是許某就聯系當地的仙石邊防派出所。令大家感到意外的是,這“怪魚”竟然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中華鱘。
經晉江市海洋漁業局的工作人員鑒定,這條身形奇特的魚是中華鱘,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重約1.5公斤,健康狀況良好,符合放生條件。隨后,仙石邊防派出所官兵和當地漁民一起,開船至晉江出海口深水區,放生這條中華鱘。
中華鱘,屬鱘形目、鱘科、鱘屬的一種,為白堊紀殘留至今最為古老的現生魚類之一,在全世界20余種鱘科魚類中分布緯度最低,體型最大,生長最快,為我國特有種,因具有許多原始性狀成了介于軟骨魚類和硬骨魚類之間的中間類型,在學術研究上具有重要價值。
中華鱘是一種大型的溯河洄游性魚類,生活于我國長江流域,別處未見,是我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是魚類的共同祖先—古棘魚的后裔,距今有一億四千萬年的歷史,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有“水中大熊貓”和“水生物中的活化石”的美譽。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