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安村民天坑水潭釣起洞穴魚
漁業部門稱或為新品種的金線鲃
“兩條已做成標本,剩下這條已經養了一個多月了。”昨日,柳州市漁業站技術人員指著3條魚向記者介紹,這是群眾從融安縣泗頂鎮釣起的洞穴魚,經魚類專家初步鑒定為金線鲃屬魚類,查閱廣西洞穴魚等有關文獻記載,它不在其中,有新種的可能。
天坑里釣起不知名魚
在柳州市漁業站,剩下的一條魚仍在玻璃缸中歡快地游弋,借著亮光可以看見它部分略帶金色的鱗片,體側兩邊隱約形成金色線條狀。不過,技術人員樂呵呵地表示,金線鲃并不是因為身上帶金色線條狀的魚鱗而得名,金線鲃屬的魚有很多種。
據悉,三條洞穴魚是融安縣泗頂鎮街道一名覃姓群眾,在當地的一個五六米深的天坑水潭內釣起來的,該水潭連著地下河。覃剛釣起此魚時,周圍的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品種,因為從來沒見過,于是有好奇的群眾給當地漁業部門打了電話。
3條魚每條長12厘米左右,體重約50克,身體處于半透明狀態,通體透著粉紅色,身上鱗片清晰可辨;兩側身體,各有大小兩排7-9顆不等的黑色云斑,且基本呈直線分布;魚嘴上長著兩對須,因為不是在繁殖期捕撈到,暫時難以判斷是否是成魚。
可能是新品種金線鲃
3條魚入住柳州市漁業站后,他們的照片和相關數據很快傳給了上級專家,區市兩級的漁業專家共同得出判斷,這是洞穴魚,屬于金線鲃屬的魚類。自治區水產科學研究院初步判斷,這有可能是金線鲃屬新種。是否是新種,還有待魚類學專家進一步鑒定。
技術人員翻閱區內有關洞穴魚文獻,《廣西淡水魚類志》中,記載了我區內發現的17種金線鲃屬魚類;《廣西洞穴魚類》中,記載了我區內發現的23種金線鲃屬魚類,但經過圖片對比,沒有一種和此次融安發現的這3條相似。
此外,上述兩份文獻記載中,自發現柳州市有洞穴魚起,也沒有記載。技術人員表示,柳州市漁業站自1984年建站至今還沒有獲得過金線鲃屬的洞穴魚類實物標本,相關資料也沒有記載。這3條魚將被制作成標本保存下來。
不進食一個月仍活著
記者查閱到,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金線鲃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資料顯示,金線鲃屬于鯉形目鯉科,是金線鲃屬的統稱;體長,側扁,頭后背部顯著隆起呈弧形,有些通體透明;為我國特有種,常見于云南。
漁業技術人員介紹,洞穴魚是喀斯特地貌溶洞中的特有魚類,因為生活在黑暗的洞中,有的眼睛已經退化不見了,成為盲魚;有的眼睛小小的,有退化消失的趨勢。不過,融安發現的這3條洞穴魚眼睛還是正常大小,只是因為常年生活在洞中,身體呈半透明狀態,透著的粉紅色是肉體的顏色。
不過,目前剩下的這條活魚的身體,已經沒有最初捕撈到的時候那么透明了。技術人員說,該魚見光養殖已經一個多月,皮下色素增加,就跟一個人夏天暴露太陽下皮膚變黑是一個道理。洞穴魚主要是以洞穴內石頭上的附著藻類或者水體內有機質碎屑等為食,一個多月來技術人員并沒有給它喂食什么東西,但它生命力依然頑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