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南美白對蝦價格迎來開門紅,半個月均漲近3元/斤。2016年1月6日,中國蝦價指數收報點128.68,較上一統計日(12月23日)上調14.22點,漲幅%,全國塘頭蝦價平均26.62元/斤(40支/斤,下同),環比上調2.94元/斤。華東產區整體收市,華南最大漲幅產區來自于廣東珠海及福建漳州,分別達到10元/斤、8元/斤,珠三角產區普遍上漲3元/斤以上,粵西產區持穩。
過去的2015年整體水產品行情持續低迷,對蝦價位長期處于22元-24元/斤區間,同比普遍低2元/斤。此外,量價齊跌,產區全年養殖成功率低于3成,盈利養殖戶比例1成左右。根據農財寶典對蝦產業研究室數據,2015年中國蝦價指數走勢圖同比基本處于下方。
根據產區業內人士提供數據,2015年南美白對蝦養殖行情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兩低一早
成功率低:2015年產區普遍養殖成功率低于3成
特別明顯的是,2014年養殖成功率遙遙領先的華東產區,2015年也出現崩盤,部分產區成功率低于10%,整體盈利不足2成,保本1成左右,近7成養殖戶虧本。
近兩年對蝦整體養殖環境惡劣,同比2014年,2015年受天氣影響更甚,早春倒春寒,失敗率高達80%,中造期間高溫臺風天氣、現階段冬棚養殖雨水頻繁,水質惡化嚴重,發病率同比2014年增加1成。
除了天氣環境惡劣導致養殖成功率低外,苗種退化、水質惡化也是主要影響因素。
前幾年華東產區對蝦養殖形勢一片大好,在華南產區問題越發密集時,對蝦養殖于2014年開始大舉北上發展,蝦苗場需求量更大,如果相關配套沒做好,在需求量大幅增加的同時,易出現以次充好。
“長得慢“是2015年產區養殖戶普遍反映的問題。山東濰坊經銷商周家樂表示,苗種間的差異造成養殖情況大為不同,好的苗90天就可以達到40支/斤的規格,途中不會出現大面積排塘,而差的苗種即使最后養殖成功,其養殖周期也長,餌料系數高(高達2斤以上),最后也虧本。
價位低:2015年南美白對蝦價位同比低2-4元/斤
落差大同樣表現在華東產區,以40支/斤規格為例,2014年普遍報價27元/斤,2015年多在22-23元/斤間徘徊,收官價才重新回到25元/斤,整體同比低4-5元/斤。華南產區價位同比低2元/斤左右。
首先,整體消費大環境依然無改善,公費消費受限,酒店拉動作用減弱;其次,東南亞國家低價蝦涌入中國,沖擊國內原料蝦價;再則,全年對蝦養殖成功率低,質量參差,蝦中給價低;最后,極端天氣頻發,養殖戶集中出蝦多,給了蝦中壓價空間。
病害提前:“最早投苗10天就出現問題!”
2015年產區出現的問題集中在上料慢、偷死、紅底、長得慢,且據統計,普遍發病出現在投苗10天-1個月后,同比2014年出現問題情況大大提前。
一擴一縮
擴增:華東產區棚蝦養殖面積增加,并呈上升趨勢
剛發展不久的華東產區,以外塘土塘養殖為主,2014年大棚養殖興起,2015年大棚養殖面積大大增加,當地由此發展反季節養蝦,效益相對提高,由此也帶動更多的大棚養蝦養殖戶。
縮減:華南產區冬棚養殖面積減少3成
與華東產區相反的卻是華南產區冬棚養殖面積的縮減。受早中造蝦養殖成功率低影響,大多數養殖戶資金鏈受制,為控制成本,縮小冬棚養殖投入或者直接放棄,少數產區整體冬棚養殖面積持穩,如福建龍海產區,總體而言,2015年-2016年冬棚養殖減少3成左右。
轉養:因地制宜,轉養泥鰍、石斑魚或標魚苗
根據地域,轉養品種包括泥鰍(珠三角)、石斑魚(海南),但是就當前情況來看,暫時沒有完全可以替代南美白對蝦的養殖品種。也有部分高位池進行改造標魚苗。
2016年轉型仍然是主流,養殖戶轉養,經銷商也已經在尋找出路,少數人已經成功轉型。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