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廣西漁業經濟總產值預計為891億元,超額78.22%完成“十二五”目標,年均增長20.26%。其中,第一產業養殖、捕撈合計464億元,在全國排名第7;占大農業的比重達到10.5%,比2010年提高1.4個百分點。這是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目前統計的數據。
“十二五”期間,自治區黨委、政府出臺促進現代漁業跨越發展的意見,“十二五”后期建設海洋經濟強區更是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5年來,各地依托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政策優勢,大力推進高效漁業、特色漁業、生態漁業、“藍色”漁業、品牌漁業、增值漁業、休閑漁業、安全漁業等“八大漁業”發展,順利完成“十二五”漁業發展目標。
2015年全區水產品出口7.29億美元,居農產品出口首位,年均增長24.57%。全區漁民人均純收入2.0155萬元,比2010年增加7982元,在西部省區排名第一,在全國排名第五,收入水平為全區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4倍。
廣西對蝦、羅非魚、牡蠣、龜鱉成為優勢產業,在全國排名分別為第2位、第3位、第4位、第6位。水產品抽檢合格率持續保持98%以上,維持較高水平,質量安全可控。5年間廣西休閑漁業蓬勃發展,建成基地2500多家,其中示范基地33家,中國-東盟漁業文化交流活動連年在廣西舉辦,規模越來越大,檔次越來越高,享譽全國,影響海外。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