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公布了食品流通環節對水產及水產制品共43批次食品的監督抽檢結果,其中,濟寧市一批次淡水螃蟹中呋喃西林代謝物超標。春節期間,市民購買水產品時一定要謹慎。
呋喃西林是一種人工合成的抗菌藥,可以治療牲畜疾病。幾年前在畜牧、水產養殖中被廣泛應用,后來研究發現,硝基呋喃類藥物當中的“呋喃西林、呋喃唑酮”及其代謝物在動物源性食品中的殘留可以通過食物鏈傳遞給人類,長期攝入會引起各種疾病,對人體有致癌、致畸胎等副作用。美國、澳大利亞等已明文規定禁止在食品工業中使用該類藥物,并嚴格執行對水產中硝基呋喃的殘留檢測。我國,呋喃西林作為禁用藥已經被列入首批《獸藥地方標準廢止目錄》中。
菜市場里的淡水蟹竟被檢出禁用藥
本次抽檢的水產及水產制品主要為海水魚、淡水魚、淡水蟹等,抽檢項目包括鉛、鎘、甲基汞、無機砷、孔雀石綠、結晶紫、氯霉素、硝基呋喃代謝物、恩諾沙星、環丙沙星、菌落總數、致病菌等12個指標。被抽檢的43批次產品中,不合格的有兩批次——來源于南菜市場、濟寧市解放路農貿市場劉某銷售的的淡水螃蟹中呋喃西林代謝物超標;威海市河南水產市場淡水魚區東1排1號銷售的鯰魚中孔雀石綠殘留量超標。
對不合格產品,抽樣場所所在地市級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已采取責令企業及時采取下架、召回等相關措施。標稱省外生產的不合格產品信息已通報相關省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正確識別使用過激素的蟹,也要鑒別新鮮的魚
“水產品這種東西,單是腐敗變質這一點就足以把食用者送進醫院,要是里面再有禁用藥物,麻煩可就更大了!”不少市民都表達了對食品非法添加行為的憤慨。
近年來,隨著水產品養殖密度、水體的污染程度的急速加劇,水產品養殖運輸中違禁物質添加泛濫已成為食品安全領域的突出問題。對此,濟寧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曾發布水產品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購買蟹類產品要識別使用過激素的蟹。“春秋兩季吃蟹最合適,因為此季節的蟹最肥,含有的蟹黃最豐富。如果在其他季節看到這樣有豐滿蟹黃的蟹,就很不正常,可能在養殖過程中使用了激素或其他促生長發育的物質,因此這些蟹產品不能購買。
除了購買螃蟹,市食藥局工作人員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魚類產品時,也應注意新鮮度。新鮮的魚,魚嘴緊閉,口內清潔無污物;腮色鮮紅;眼面發亮、清潔、無白蒙;魚體肉質發硬并富有彈性,鱗片緊附魚體,不易脫落。而新鮮度差的魚,鰓蓋逐漸松開,色澤逐漸由紅變暗、變灰;黑眼球發混,有白蒙。腐敗變質的魚因為魚體含水分較多,蛋白質豐富,容易被細菌污染。因此,不僅容易產生難聞的氣味,有的還使人引起過敏現象,嚴重的還引發中毒,市民購買時一定注意辨別。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