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江市把小龍蝦作為支柱產業發展,在一、二、三產業上同步發力,2015年,潛江龍蝦全產業鏈綜合產值達150億元。
進入冬至以來,正是小龍蝦冬眠的時候,白鷺湖管理區關山辦事處養殖戶胡臣偉不顧寒冷,隔三差五的就要去蝦田里轉轉,即使冬天也不能疏于管理。
胡臣偉 :“從2012年的蝦稻連作到現在的蝦稻共作,我總共有260畝地,平均每畝龍蝦在3000塊錢左右,水稻在1600塊錢左右。
十五年前,蝦農們都是靠捕撈野生蝦苗進行飼養,可是吃蝦的人越來越多,導至蝦源數量銳減,種質退化。作為省人大代表,潛江萊克集團董事長鄭玉林從中看到了危機,也嗅到了商機。在2013年的省兩會上,他把這個問題提了出來。 “當時這個技術在國內剛剛起步,各方面條件都還不是很成熟,我覺得這個關鍵技術能突破的話,可以成為產業的發動機。”
鄭玉林的建議立即得到了回應,省政府撥出一億元專項資金用于小龍蝦育種研究。2013年投資3億元的小龍蝦良種選育繁育基地正式建成。兩年間,這里的育種量從3億尾做到了10億尾。未來五年內,基地的繁育能力可達到300億尾,成為全球第一個小龍蝦種子場。
潛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斌:“300億尾的小龍蝦良種繁育將會帶動我省700萬畝的低產冷浸田的高效模式。”
優質的種苗,加上蝦稻共作的模式,潛江一萬多蝦農也跟著受益。今年,潛江農民靠人工養殖小龍蝦每畝增收3000到5000元。2015年6月23號,華山甲殼素保健食品生產項目竣工投產,每年可以新增產值15億元。
在一產領域,潛江小龍蝦突破養殖瓶頸;在二產業上,潛江把小龍蝦精深加工做到了極致;如今潛江的小龍蝦正在第三產業上加速行進。去年潛江市政府與京東簽約建立潛江館,借助京東的冷鏈物流團隊,讓潛江的小龍蝦在40個小時內蹦上北京、上海、深圳等12個城市消費者的餐桌。
良種選育、精深加工、餐飲服務、電子商務、從零起步的潛江小龍蝦產業已形成了完備的產業格局。
潛江市水產局總工程師 陶忠虎: “十三五期間,我們將致力于小龍蝦的良種選育和苗種繁育技術攻關,力爭培育一個新品系,攻克小龍蝦良種繁育技術,打破小龍蝦產業發展的瓶頸流。”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