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長江江豚省級自然保護區界碑。通訊員 孫京波攝
上周,漁政人員在鄱陽縣龍口江豚保護區巡湖時,發現7個長江江豚“小家庭”覓食嬉戲的場景。這個罕見的場面,讓鄱陽縣鄱陽湖漁政局的工作人員非常欣喜。
通過打擊非法捕撈、禁止非法采砂等行動,鄱陽湖鄱陽縣段水生動植物資源得到一定恢復,為江豚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江豚種群逐漸增多。
龍口再現大量江豚身影
2月18日,鄱陽湖區依舊非常寒冷。
“這是我們收到的最好的新年禮物!”鄱陽縣鄱陽湖漁政局局長助理孫京波說,長江江豚龍口保護區為省級自然保護區。為及時了解保護區內江豚的生存狀況,嚴厲打擊保護區內違法捕撈行為,2月17日、18日,該局對龍口江豚保護區展開執法巡查行動。“我們在保護區核心區域,新河尾至甑皮山水域先后發現7個江豚群體,每個群體數量有3至5頭。江豚時而露出水面、時而躍出水面嬉戲,儼然一副自然和諧的畫面。”
據介紹,兩天在龍口保護區出現7個不同的江豚“小家庭”,近三年來尚屬首次。
相關人士介紹,往年,鄱陽湖鄱陽縣段非法采砂活動猖獗。大量采砂船和運砂船穿梭其中,通宵達旦作業,使本來就膽小的江豚退避三舍。“少數江豚不幸被大型船只的螺旋槳擊中受傷,最后死亡。”談到江豚生存情況,漁政人員表示,不停作業的采砂船將湖水攪得渾濁不堪,更使江豚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不得不離開保護區另覓出路。
近年,漁政部門加大打擊非法捕撈力度,取締吊桿式捕螺工具,禁止非法采砂,區域內水生動植物資源得到一定恢復,為江豚的生存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江豚種群逐漸增多。
首次為水生野生動物立界碑
據了解,江豚俗稱江豬,是我國特有的珍稀淡水哺乳動物,被譽為“微笑天使”。鄱陽湖被稱為長江江豚最后的避難所。
1月19日,鄱陽縣鄱陽湖漁政局在鄱陽湖一無人島樹立了一塊界碑,這塊界碑不是管理轄區的界碑,而是提醒漁民保護江豚等鄱陽湖水生野生動物的界碑。
“界碑立在鄱陽、都昌、余干交接處的甑皮山,同都昌的蛇山、余干的瓢山呈三足鼎立之勢,是鄱陽湖水域重要的地理坐標,山下是重要航道和水生野生動物洄游通道。”孫京波介紹,以甑皮山、瓢山為界點即是鄱陽湖長江江豚龍口保護區。
孫京波說,在甑皮山立界碑、戶外設警示牌,目的是引導漁民遵守捕撈規定,提高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的意識。此舉在江西省鄱陽湖水域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中尚屬首次。
江西省各類水生生物保護區達36個
據了解,江西省去年降雨量略多于常年,鄱陽湖水位升高,拓展了湖區濕地水生植物和水生動物的生長空間,對包括江豚在內的野生動植物的繁衍生息來說非常有利。
根據中科院2012年對江豚種群數量的調查,目前,長江江豚有1000頭左右,其中450頭在鄱陽湖。據監測,2006年至2015年,江西省境內的江豚種群數量一直維持這個數量,沒有減少。
據介紹,鄱陽湖及周圍數十個大小湖泊水草豐美,孕育了豐富多樣的水生生物資源。但人類活動頻繁以及非法捕撈,給水生生物的生存帶來諸多難題。江西省根據水生生物資源狀況,建立了不同類別的保護區。目前,全省已建立各類水生生物保護區36個,總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另外,江西省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數量已增至24處。
據介紹,保護區的建立能有效保護重要漁業資源和珍稀特有水生生物,使其產卵場、育肥場等重要棲息場所得到保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