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里下河水鄉江蘇南通市海安縣白甸鎮瓦甸村,人們說起該村2組段志平,個個翹起大拇指,稱贊她是一個敢想敢做的創業女強人,是當地出了名的“水蛭養殖女王”。
一、初次創業 創業路上不停步
談及段志平的創業經歷,得從她創辦養雞場當“雞司令”說起。1997年,段志平為了改變當時家庭困難的被動局面,產生了創業的念頭。她四處外出打聽有無能適合自家做的小生意。經過一段時間的外出調研,親眼看到養雞能賺錢,經和家人商議后,決定興辦規模養雞場。于是,她籌措啟動資金6萬多元,新砌雞舍500平方米,購進苗雞1200羽,開始了她的養雞生涯。在養雞經營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和挫折,她在困難中求生存、在挫折中求發展,一次次走出困境。缺養雞技術,她購買科技書籍,向書本請教,走出去請師傅、向專業養雞師傅學習,請她們上門指導,幫助指導雞飼料搭配,幫助指導蛋雞的防病治病,經過她的不懈努力,養雞取得了初步成功,當年獲收益2萬余元,她首次當上了“雞司令”。她在第一年養雞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第二年購進苗雞3500羽,進行了精心飼養,她整天在雞舍忙個不停,觀察雞子生活的全過程,到了雞的產蛋期,她加強了雞子飼料的營養搭配,使蛋雞的產蛋率大幅上升,第二年的養雞收益比上年有所提高,在蛋價下跌的情況下,仍獲利3萬多元。在養雞的第三年,也就是1999年,養雞行情非常不好,蛋價連續下滑,造成虧損10多萬元,段志平在這種情況下,不得不叫停養雞業,尋找其它創業門路。養雞失敗了,怎么辦?家人埋怨她,怎么辦?她重新振作起精神,只好遠離家鄉去蘇州打工,等自己賺了錢再投資創業。在蘇州,她奮斗兩年后,投資辦起了大理石加工點,經營大理石加工業務,來她加工點加工的大理石質量好,價格也非常合理,贏得了當地客戶的信賴,她的大理石加工業務供不應求,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在蘇州一干就是十多年,成為蘇州地區大理石加工誠信代理商,每年的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
二、回鄉創業 創業路上邁大步
隨著時間的推移,創業大潮洶涌澎湃。段志平經過深思熟慮后,決定走回鄉創業之路,為家鄉的經濟發展出一份力。2014年底,段志平停辦了在蘇州的大理石加工點。回到家鄉瓦甸村,與村委會協商準備投入120萬元,興辦水蛭養殖基地。她以1100元/畝的價格流轉土地37畝,籌建水蛭養殖場。她的創業夢想得到了村委會的大力支持。
為了盡快熟悉水蛭的生活水性,掌握養殖技術,段志平先后去安徽、山東、泰州、南通、宿遷等地的15個水蛭養殖場考察學習,尋求技術合作伙伴。通過考察學習,她得知養水蛭銷路廣、賺錢多,為了保證項目實施,她與村委會簽訂了土地流轉協議,在基地建起了簡陋的廠房。從此,段志平吃住在基地,全身心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她組織人力、機械動力對土地進行了整理,將土地開挖成0.6米深的池塘,并用磚頭砌好,嚴格按照水蛭養殖的要求,參照考察學習到的養殖成功經驗,分成育苗和飼養兩個區域,在育苗區域建成拱棚溫室,添置了保溫盒、溫度計,在飼養區域設置條塊網箱。經過近半年時間的奮戰,水蛭養殖基地的基礎工程建設實施到位。2015年5月初,段志平正式開始水蛭苗投放,她一次性購回了30盒水蛭卵(每盆600-800只水蛭卵),按常規每只卵孵化出5尾水蛭苗,按推算,可孵化出40萬尾水蛭苗。為了盡快掌握養殖技術,段志平從投放水蛭卵開始,實行全天候管護,天天記錄養殖日記,同時請專家上門指導,確保萬無一失。經過段志平的艱辛努力,水蛭卵孵化成功,她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走進段志平的水蛭養殖基地,仿佛可以看到優雅的水環境、美觀的拱棚、活潑亂動的水蛭在水塘中游玩,一片豐收在望的美景映入人的眼簾。采訪中段志平告訴筆者:我是一個新時期的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我有過失敗,有過成功,但成功大于失敗。我的創業生活很苦澀,全家只靠我一個人支撐,在蘇州時,雖然我們賺錢不少,但丈夫因勞累過度落下了疾病,前不久,丈夫去世,與我陰陽兩隔。我打算化悲痛為力量,努力盡快走出傷痛,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支撐好這個家,同時,靠自己勤勞的雙手為社會作貢獻。
評論列表 | ||||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