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養殖經營規劃對于養蝦盈利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唯有做到“未戰先勝”,才能贏利更多。養殖規劃需要根據價格、養殖形勢變化、個人技術和管理能力、養殖硬件等多種跟盈利有關的因素來制定養殖何種品種,采取哪些養殖模式,哪種技術和產品,放苗密度及上市規劃等等。因篇幅問題,本文只談談養殖模式的選擇,因為采取了一個好的養殖模式基本已經能做到穩中求勝了。
從2010年珠三角的江門和珠海區域率先爆發腸炎偷死,11年蔓延到中山,12年向西蔓延到臺山、陽江、電白和湛江、廣西、直至海南;向東、和北蔓延到福建,東南亞等國外也開始爆發,13年繼續往北蔓延至浙江,14年到天津,而15年除了湖北、湖南及山東工廠化養殖,全國的成功率基本都是明顯下降(見下表)。原因是畝產量和蝦價都下降。
2015年全國養殖情況統計表
這場腸炎偷死何時擴散到哪個地方,何時達到高峰,何時能夠觸底反彈?如果能夠大致預測成功,對于養殖經營規劃將是非常關鍵。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是:發生、發展、高峰、穩定、衰退、消失。
從爆發腸炎后的蔓延情況來分析,腸炎偷死是以珠三角為中心點,逐年往外圍擴散,而14年珠三角進入谷底,冬棚出現明顯反彈趨勢,15年第一造蝦在5月份之前也顯示了明顯的復蘇跡象,由此在15年初我當時判斷珠三角的養殖已經觸底反彈,確實,在15年5月份之前,珠三角的養殖情況很平穩,沒有多少發病,但5月份之后直到年底,珠三角養殖情況很糟糕,并沒出現反彈,反而更差。
15年可以說目前為止養蝦的最低谷,珠三角也沒有出現預期的反彈,主要原因是什么?
厄爾尼諾是罪魁禍首!
1、首先它影響到了蝦苗質量,去年湛江和海南這兩個苗場集中地海水溫度比往年高不少,弧菌會增加不少,苗場育苗難度增加很多,使用的藥品更多或蝦苗攜帶更多的弧菌;
2、從蝦苗放到養成塘之后,在夏秋季節由于水溫比往年高,各種生物新陳代謝加快,藻相波動更大,弧菌繁殖更快,蝦更易發病,而在冬棚出現要么高溫要么太冷的天氣,也是非常容易發病。
據氣象專家預報,厄爾尼諾現象將會在今年的五月份結束,這意味著今年氣候會更加適合,尤其是珠三角,本來已處于反彈階段,預計相比去年會有所改善,但有很大的改善很難,就是說今年養蝦的風險依然很高,但是如果規劃得當,采取了合適的養殖模式,賺錢的機會會大大增加。
所以規劃還是要做到“穩中求勝”,即風險相對可控的基礎上追求效益的最大化。當前養蝦產量低的原因是因蝦苗質量下降和養殖環境惡化導致蝦塘承載量下降,如珠三角平均畝產量15年是300斤,就是蝦苗質量和水體及塘底綜合體現的承載量就那么多,超過這個產量蝦就容易發生偷死。
要提高承載量必須從蝦苗、水環境和塘底綜合改善,從目前看來大部分養殖戶這三點都很難得到大的突破,那么,在承載量相對穩定的時候如何才能做到“穩中求勝”?
解決思路就是充分利用時間和空間。
措施一:在養蝦的同時套養其它品種,增加產值來提高利潤。如套養魚、羅蝦、斑節對蝦就是利用了同一空間來增加產值,從而提高利潤;
措施二:通過縮短每造蝦周期來提高造次來提高總產量,從而提高利潤。如每造蝦不是很難突破畝產300斤嘛,那不如放低密度,放快大苗,喂快大料且足料投喂,增加多一造蝦,采取這種方法15年成功率明顯高于市場水平;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塘多的養戶使用標苗和輪捕輪放的方式來增加造次來提高總產量。
措施三:把措施一和二結合起來,通過標苗+套養+輪捕輪放來提高總產量。這種措施是最能利用好空間和時間,是當前最符合“穩中求勝”的措施。
純養白對蝦對于大場和大部分養戶來說風險非常大,通過分析珠三角這兩年的各種模式,羅蝦套養是最符合“穩中求勝”這個策略,這種模式把羅蝦和白對蝦各自的優點融合在一起了。羅蝦價格好,但產量不高,周期長,所以純養羅蝦基本處于微賺;白對蝦發病率高,產量下降,但周期短,也有高產的空間。大量數據顯示,15年進行羅蝦套養在蝦價比較低迷的年份還能保持8成的成功率,而且利潤也蠻可觀的,畝利潤一年做到1萬元以上占4成。
羅蝦套養還是有部分虧本或者利潤不高,要充分發揮羅蝦套養“穩中求勝”的潛力,必須掌握其中的關鍵點。羅蝦套養的秘密就在:利用了羅蝦的穩和白對蝦的利。通過分析15年羅蝦套養的盈利點發現,只要做到畝產羅蝦120斤,白對蝦70斤就能保本,白對蝦產量越高利潤越高。羅蝦套養的“穩”的關鍵點是:羅蝦苗質量較好,成活率正常。“勝”的關鍵點是:盡可能提高白對蝦的總產量。具體操作可參考珠海容川羅蝦套養技術。
臺山、陽江和電白區域,由于羅蝦尚未成行成市,且高鹽度對羅蝦生長不利,所以不太適合羅蝦套養,目前比較好的就是套養魚,像羅非、大頭和金鯧等,需要根據各地養殖硬件及銷路等情況綜合考慮來決定,雖然魚的經濟價值沒有羅蝦高,但這些地區的養戶面積都比較大,規劃的空間更大,建議首選標苗+套養魚+輪捕輪放,具體操作請參考粵西套養技術。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