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霞浦地區海參吊籠養殖情況不佳,海參“吐腸”、“化皮”嚴重,翻倍率也很低,業內人士預計3月底4月初海參產量將大幅度減少,筆者認為南方商品參減少不但影響全年海參價格,尤其是商品參價格,而且影響整個北方海參養殖結構。南方養參主要問題如下:
1、“吐腸”。海參出現罕見的四波吐腸,具體為放苗階段、分苗階段、海帶掛苗階段、春節前,可以預見春節前后還有吐腸的,即便是恢復也不可能有較好的漲勢。
2、“化皮”。眾所周知,海參不太容易出現大面積病害,化皮又稱腐皮綜合癥,是多種不利因素綜合引起的海參病害,一旦出現極難治療,并且具有傳染性,是海參養殖中大面積出現問題的綜合表現。
3、“水流”。吊籠養殖中,每逢小潮是海參的攝食旺盛時間,也是海參長勢最好的時間。但今年海帶掛苗時海水潮夕特別小,幾乎感覺不到海水的流動,為此海水含氧量減少,更易滋生敵害生物。
4、“水質”。今年的水質也特別的混濁,常常在海參籠中履蓋著一層厚厚的海泥,加上殘餌、海參糞便等污染物,如果工人在投喂洗籠時,沒有洗干凈,會嚴重影響海參的生長。
5、“水溫”。今年冬季南方受寒潮的影響,水溫變化大,水體本身緩沖力減弱,加劇了海參應激反應,體質差的海參則出現病害,體質好的海參雖然短時間沒有患病,但也會出現萎縮、參發硬,進而生長緩慢,翻倍極低。
6、“苗種”。其實很多人忽略了海參苗種自身的問題,11月左右在進苗時期,海參苗種的狀態、產地等對后期養殖帶來了致命的影響,而這種影響是不可逆的,從根上出現了問題,相信真正關注這個行業的都會發現一定的規律。
南方海參今年價格不會太低,1-5頭的大規格參價格勢必會高,而且不愁賣,太小規格的海參不但價低反而不易賣。從而使得北方商品參的價格不會太低,下半年還會抬頭,極有可能突破50元大關。
而這種狀態和養殖模式勢必將影響北方池塘養參,從而影響海參保苗、育苗等整個海參產業鏈,但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今年不會有太大的價格上漲,海參價格將更加趨于穩定和理性。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